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方式分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化学课程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化学教学,不仅可有效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还能提升综合素质。但不可否认,化学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又枯燥,所以很多初中生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低下。可见,创新化学教学方法、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对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而言,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都是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促进其主动学习。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学生综合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化学,可以在增强学生认知、开阔视野的同时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会再对各种专业知识感到陌生。可见,初中开设化学课程至关重要。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专业知识和生活知识。自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被应用以来,其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已备受教师和家长认可,同时也被更多地区中学所使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實际教学中也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至关重要。此文从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入手,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进行探析。
一、 现阶段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化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认知是加深记忆的关键。认知集想象力、思维逻辑、感知觉于一体,通过认知,可有效联系感官知觉与思维空间,在大脑中形成图像并转化为具体事物,最终通过语言或行动表达。
其一,调查发现,初中学习化学时,学生在思想方式、心理感受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在刚开始学习时热情高涨,对化学学科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化学知识点的增多、方程式的复杂程度提升,问题也逐渐由简单转向困难,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化学专业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还会对其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产生直接影响。
其二,在化学课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仍沿用传统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并展开教学。学生只能根据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展开学习,虽然可以强化理论知识,但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致化学教学趣味性明显降低,并且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在后期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学生不能及时巩固专业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其三,化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实验设备,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味。初中化学教学内含很多有趣的小实验,通过实验结合教材模式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深化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认识。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化学课堂中缺乏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导致很多涉及实验的课程无法开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明显下降,教学效率低下。
二、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可有效激发初中生对化学专科知识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的产物,更是一种新旧知识有效结合的新兴模式。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化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见解,通过简单、通俗的方式更好、更全面地表达出来。将专业知识与图片、音频很好地结合为一体,确保将化学专业知识表达得更加具体和直观。但需注意,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和自然发展规律,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很好地将书本内容展示出来,并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全面节约教学时间。
(二)可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认知
生活化教学模式优势显著,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书本重点知识全部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进行归纳和整合,分解、细化教学难点,降低初中生学习化学的难度。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整合教学资源、提炼语言,最后通过深加工来确保化学教学内容可以充分、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如此一来,可以将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认知。
(三)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可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兴趣和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对学习课程感兴趣,才愿意自主、主动地深入探究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枯燥性,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生活化教学模式并进行创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热情,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通过培养生活化的兴趣,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在化学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仅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内容、深刻探究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生活乐趣。因此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场所和方式可以无限拓展,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将来从事医疗、科研等生物相关领域的工作,从而促进其长远发展。
三、 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探析
(一)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挖掘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与化学教材有效联系,不仅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课堂。但需注意,在生活化教学资源挖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化学知识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便于鼓励学生更好了解和感悟生物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丰富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学习中,教师可将氧化钙、水、反应放热作为教学资源展开,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掌握“煮鸡蛋”案例,利用闲暇时间煮鸡蛋,精心观察鸡蛋在沸水中的过程,了解氧化钙、水对鸡蛋产生的影响。同时教师可将以上知识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要求学生将鸡蛋放入生石灰中,然后再加入水煮蛋,更可以进一步明白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主要原理。初中学生精力旺盛,并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但却不能将所有精力集中在每一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课时的学习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自动手煮鸡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鸡蛋在沸水中的变化。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吸引注意力,使其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更好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