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策略探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新课标中曾明确指出:“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地位,使得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时,学生能深入探究,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物理;实施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大有裨益。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探究,同时,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相互交换意见,此过程便于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当然,此教学方法的运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科学划分小组成员,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可对整个团队的工作实效性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之一即为团队成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充分明晰并正视该因素的重要性,针对学生开展具体分组时,重视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并对各组成员的能力及性格等要素的相互补充加以充分考量,以促使学生可以在和谐、积极的小组气氛中开展有效学习、探讨和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的,小组划分得是否合理会直接想到合作学习的效果。由此可见,只有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针对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班里面每位学生的情况,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等。只有老师掌握了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才能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并围绕着学生的差异性划分小组,确保小组划分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将全体学生依照综合素质及知识吸收能力等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中的学生能够有效、牢固地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较强,需要通过一些“刺激”,实现能力的突破,教师可针对该层的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研究题目,以帮助学生实现提升能力的目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中的学生包括一些基础一般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根据相应比例对其进行分配,促使第二层带动第三层,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其中,组内异质是指发挥学生个性,实现优等生带差等生的目标。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小组成员的实力应相均衡,保证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对于提升合作学习整体质量存在积极影响。
  以《力的相互作用》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该课程时,便可以促使由第二层和第三层学生组建的学习小组,针对课程中一些较为基础的概念加以探讨和分析,并要求由第一层学生组建的学习小组,尝试性地开展相应的实验设计操作。教师也可以要求由第一层学生组建的学习小组面向班级全体学生开展各项实验实践操作,有助于引导其他学生更深入、细节化地明确摩擦力以及重力等概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均存在积极影响。且有助于优化学生和他人进行知识分享的素质和意识,促使其了解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乐趣和益处,对于帮助学生养成更为优良的品质、促进其成长和未来发展均存在积极影响。
  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通常来讲,每个小组是由3到5名学生组合而成的,教师应注重为每个小组设置组长、记录员、收集员等,以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长处,让每位学生各司其职,顺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此外,教师要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记录袋,记录每位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合理调换小组成员的分工,以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增强合作学习的目标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任务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有价值的任务,能激发小组成员的探究欲望。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任务呢?任务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个体就能顺利解决,根本没有合作的必要性。相反,任务设计得过于复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也无法顺利解决,这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性。为此,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保证任务的探索性,只有学生个体无法顺利解决这一任务,这才会激发起学生内心中的合作欲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老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此过程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他们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
  当然,合作任务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启发式教学是关键。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启发性较强的问题,并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合作任务的开放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开放性的合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的讲解为例子,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之前,教师应明确此次合作学习的任务,具体如下:任务一:根据相关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运用已学的知识处理纸带,求出各点瞬时速度。任务二:利用表格法处理实验中所得出的数据,并且合理猜想,想用v-t图像处理数据,并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任务三:掌握画图像的方法,并且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其阐述出来。本次合作学习中,教师事先明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这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方向,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老师所提出的合作任务而展开讨论,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会觉得比较充实,当然,课堂的合作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高的。
  四、 健全合作評价体系,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会受到评价的影响。一旦教师评价得不太合理,这会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还会降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宽泛的主动化学习空间,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较为优良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素质,但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并非应完全不作为,并且需要投注比平时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围绕学生开展细节化的引导和监督。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自学能力,但基于物理学科本身涉及知识较杂且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常无法单纯依靠自身能力判断和评价自身所得结论的准确性。所以,教师应注重创设一个高效、可靠的课堂评价反馈体系,引导学生有效展示自身研究成果,在具体展示阶段,教师也需要仔细观察并总结其中问题,进而提供科学的纠正和优化意见。同时,教师要注重改变评价方式,不断健全合作评价体系,实施多样化的评价。通过多样化的评价,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对私营企业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浅析
闽台物流业合作展望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初探
浅析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的高等院校教育主权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英国公私合作(PPP)法律制度研究
中非合作与多极化发展下的非洲局势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