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分层教学法强调对学生的差异性的关注和尊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对不同学习水平、知识基礎、思维特点和性格特征的学生给予不同指导,以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课后作业等作为基础,给学生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契机,这样的教学模式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科学、有效。本研究尝试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措施,旨在全面落实课程指导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方法
  一、 引言
  中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学到数学知识、获得应用能力,获得整体上的进步和自我提升。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也不同,部分学生觉得过于轻松、部分学生觉得进度适中、也要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无法体现差异化教学原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兼顾了全体学生,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 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应用原则
  (一)差别随动原则
  分层教学法重点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按照学生一贯学习表现以及学生在成绩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性,对学生分组,然后按照层次划分结果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指导策略。但是随着教学进程推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层次分布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教师树立动态调整意识,跟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层次,精准落实教学目标。
  (二)科学划分学生层次
  划分学生层次是组织分层教学活动的基础,划分学生层次主要的目标就是为教学指导提供参考,教师对班级学生层次划分情况有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能够提升教学指导精准性,以层次相近为原则,提升教学效率。
  (三)学习激励原则
  在划分学生层次的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引导班级内部形成竞争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在学生都能够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下,其就能够制定科学的自主学习规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实现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尊重个性差异,进行科学分层
  分层教学指导活动的第一步就是划分学生层次,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水平、性格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等等,提升层次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指导中我们可以主要将学生划分成如下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兴趣浓厚,能够主动并且超额完成教师日常布置的学习任务;B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一定学习兴趣,,可以按时按量完成教师日常布置的学习任务;C层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兴趣一般,日常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一般。注意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且注意各小组学生的能力分布情况要基本一致,比如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左右,包括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能力较强以及性格活泼、学习主动性不足等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生,相互之间形成互补的关系,各组实力均衡,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根据教材大纲,明确分层目标
  学生分组基本完成之后,就是按照教材和大纲要求规划教学目标。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背景下,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任务比较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重难点。首先,按照教学大纲明确分层教学目标之后,确定班级整体教学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小组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再细化到个人。其次,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每堂课要制定课堂的分层教学目标,重点对教材和学习指导展开分层,以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思维潜力。例如,在《有理数的乘除法》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可以安排不同组学生参与不同内容的预习,然后小组根据预习内容推荐“小老师”简单对预习内容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参与预习活动的兴趣。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组中的预习任务也有差异性,比如针对小组内的后进生,预习重点就是了解乘除法法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归纳知识点,引导小组内学生一起展开预习活动。课堂学习目标制定过程中,目标主要分成两层:第一,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乘除法法则,并且能够熟练运用;其二,中级知识目标。探索本课时知识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尝试解决。以上述两部分目标为引导,使学生在完成以上目标的基础上参与完成更高级的目标活动,解决有理数乘除法则的难点问题。
  (三)细致划分层次,教学过程分层
  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课堂教学过程同样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前预设应该和课堂生成结合起来,提升分层教学活动有效性。教学过程的分层设计主要就体现在提问分层上,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学提问要体现针对性,比如需要C层学生回答的问题应该尽量基础,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针对B层次学生的提问难易程度适中,重点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针对A层学生的提问主要在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带给学生更高层次的挑战。比如,《有理数的乘方》教学中,我们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C层学生重点解决“0.1毫米的纸依次折叠1次、2次、3次、4次、5次后的厚度”;B层学生需要结合以上计算结果分析折叠之后纸张厚度变化的规律;A层学生综合上述过程推理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方法。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课堂问题,学生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展开自主合作学习活动,递进的教学活动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四)科学分析目标,实现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同样作为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重要教学步骤,结合学生差异性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可以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在教学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合理把控教学过程,不能使课堂成为优等生的主场,可以设置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作业任务,包括课上练习或者课后作业,以具有挑战性的作业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落实深度学习目标。中等层次的学生在作业设计阶段主要的原则就是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在常规作业中可以适当拔高。对于后进生来说,作业设计中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旨在引导学生逐步获得成就感,不易难度过大。例如,在教授《度、分、秒的换算》教学中,我们设置作业的过程中就可以立足生活化视角,关注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问题1:李丽正在吃晚饭,她的爸爸正在看电视,看到新闻联播的时候,时针与分针之间所成的角度是多少呢?问题2:李丽在写作业之前帮妈妈洗碗,洗完碗的时候钟表显示8点,李丽妈妈说9点10分的时候李丽就可以开始玩电脑游戏了,请问这期间李丽学习时间多长?这个过程中时针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问题3:晚上9点30分李丽关了电脑准备写日记,她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准时睡觉,已知睡觉时间在11点以前,且睡觉的时间和李丽关电脑的时间比较,两个时间点分针重合,时针相差30°,你知道李丽上床睡觉的时间吗?要求:C层学生至少完成第一题、B层学生至少完成第一、二题,A层学生要全部完成这些题目。


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兴趣教学法”在中学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
高校体育开展合作教学法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学法研究
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初中英语情感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音乐课堂导入
初中英语预习作业“八步曲”初探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初中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翻转课堂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情境化命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