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导学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这种教育方法的出现可以说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懂得书本当中的内容,,也要求学生要熟练地运用这些初中的数学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引用的问题导学法至关重要,适当的使用问题导学法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让数学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无味。文章首先对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其次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将问题教学法如何更好地应用在初中数学中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法;应用
一、 引言
要想把问题导学法更好地应用于初中数学中,首先我们就要明白它的定义。问题教学法指的是先由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合理的、科学的数学问题,然后把课堂留给学生们,让他们有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最后让学生大胆开口去进行问题的解答。通过这样的不断循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乐于思考。所以说问题导学法是一个十分优秀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要把它合理的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可以高效率地学习初中数学的内容。
二、 问题导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很多学校开始改变自己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把问题导学法这种新型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数学课堂之中。我们要知道现在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重点已经不是让教师单纯地讲述一些数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题的进行解答的能力,而是要求教师想尽办法去把数学知识尽可能地和学生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社会相联系,让学生可以拥有利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故而很多教育学家呼吁,初中数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全部的学习内容只是为了应付应试期末考试。问题导学法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它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解答这种方法,让学生慢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把数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故而在以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利用问题导学法,这样就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者效率的提高。
三、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现如今的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十分落后,基本都是以教師在上面兢兢业业地讲,学生在下面一言不发听,在教学中的备考、讲课、判作业等等都是教师一肩挑,而学生仅仅负责不停地听课、写作业。这就让教师的压力十分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于问题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等等。例如,在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下册有一节课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很多教师都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先是把同底数幂的相关知识点给学生讲解清楚,紧接着就是开始做有关于同地数幂乘法的题,根本没有给学生进行提问以及思考的机会,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足
在中国初中教学中,学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过分依赖老师。在以前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通常都会把知识点与问题特别详细地进行讲述,把一道题层层剖析,力求让学生理解的十分透彻。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加授课量的好处,但是这样做的坏处也是十分明显,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降低,很多学生只会听课而不会进行举一反三,只会做类似的题目,对于稍微转变一下面貌的题,由于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而不会进行解答。例如,在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关于几何的知识,笔者曾经观看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他就曾经讲了一道关于求几何边长的题,题中给出了详细的信息供学生进行解答,这道题经过老师细致的讲解,很多学生都可以把它完整的复述出来,然而,这位教师只不过把其中线进行了一下挪动,两个相同的角换了一下,很多学生就不会进行解答了,由此可见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差。
(三)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的使用不足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科技已经开始进入我们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之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多媒体技术的横空出世。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起来,而且它还可以快速的查询出大量最新的初中数学知识,所以说多媒体是二十一世纪最高效率的教学工具也不为过。但是我们会发现很多老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浑然不知自己的教学方法远比多媒体教学来的效率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体有三个,第一,很多老教师由于生活年代的原因,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十分晚,对于学习计算机十分抵触。第二,很多老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已经足够好,使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是画蛇添足,反而会耽误教学时间。第三,由于教师的课业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四、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数学问题
问题导学法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这个第一步也是十分有讲究,一定要设计的合理而且科学,这样才可以起到这种方法相应的教学效果。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要考虑学生的详细情况。要想用问题导学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定要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数学水平等情况进行了解,因为有的学生不爱开口说话、比较自卑,教师一定要向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让他培养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而对于一些好胜心强而且极度自信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提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来“刁难”他们,让他们可以在原有数学水平的基础上在进行拔高。其次,教师要考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难易程度。只有教师把教材吃透了,才可以设计出更加契合教材知识点的问题,才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高效率的实行问题导学法,从而让初中数学课堂变得受学生喜爱。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有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教师不应该是仅仅以教材中所给的图形作为讲解内容,而是要把生活中的大门、玻璃、抽屉、篱笆为教学内容。然后让同学进行积极的小组讨论,讨论出这些问题的特点,最后让学生怀揣着问题去进行学习,如此一来教学效率必定会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