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述评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备受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最初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历史背景到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再到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研究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使得我国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文章主要对我国近五年(2015~2020)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特征;结构
一、 前言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目前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个备受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2014年3月末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关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空前。不过至今许多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和结构还不是很清晰,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过于强调是一种“关键能力”,从而淡化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鉴于此,笔者选择2015年至今的核心期刊和CISSCI等期刊的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综述,并且阐述某些个人观点,希望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
1949年以后,历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或者中学课程标准都是以基础知识和技能,运算、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作为核心培养内容。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运算、思维和空间想象这三种主要能力发展为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数据处理、运算求解这五种主要能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数学核心素养,但由此可见上述“五大能力”已经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雏形。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意见》提出:“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8年1月出版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6个核心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分析、数学运算,且在附录部分分别做了六大素养的水平划分。课程目标由“双基”和“三大能力”→“五大能力”→“四基”“四能”和“六大素养”这样一步一步不断发展和深化。且更加注重对人的品质、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培养,这也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一)内涵研究与述评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教育关注的热点,但是关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很多从事数学教育的专家和研究者都给出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史宁中教授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模型等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概括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是超越具体数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且这类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马云鹏教授认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思想与实质,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领域所应该形成的综合性的能力。喻平教授认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知识创新这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数学品格。
孔凡哲教授提出,建构“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的内涵,必须立足两个基本起点:第一,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典型特质有关,第二,数学核心素养和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一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以上两个起点,他认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三种成分:分别是学生数学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学生经历数学化活动而获得的数学品质,思维方式以及健全的人格。其中,关键能力包括数学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这里相对于课标提出的六大核心素养,将逻辑推理改成了数学推理能力。
上述研究者都围绕着“能力”“思维”和“品格”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能力”一词出现频率最高,可想而知,更多的研究者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的关键或综合能力。《百科释义》上说素养是通过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修养。在笔者看来,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通过数学课堂的主动学习、课后的主动复习,,且通过教师指导性的训练和学生主动的联系生活实际去实践而获得的一种数学修养。笔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种固定的“套路”或者“招式”,而是数学学习的精髓和理念。或者说是一种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都遗忘后剩下的东西,真正的数学教学应当是使得学生“得其意而忘其形”,不拘泥于“模式”或“套路”,当学生学习数学不被固定的“模式”或“套路”所束缚,那么数学核心素养也就能够渐渐形成与发展了,并且逐渐深入人心。
(二)特征研究与述评
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康世刚老师认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为:生成性、综合性、外显性、境域性、个体性。孙成成老师基于素养魔方模型提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组合性、聚合性、整体性、内隐性。吴振英老师提出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为持久性与基础性;整体性与阶段性;体悟性与可迁移性;情境性与过程性。马云鹏老师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马云鹏老师指出的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是这几种观点中最为典型的。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数学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核心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活动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②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正如《教育学》提到的“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学生的数学核心素養表现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水平。这也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阶段或层次水平的学生的特点,适当地进行分层教育或者进行针对性教育。
③数学核心素养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数学教学似“润物细无声”般渗透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学生在学校数学教育的熏陶下,内化了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等,发展了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走进现代社会,会用数学眼光洞察、数学思维研究、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