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循文悟“道”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许雪芳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充分利用文本,通过指导预习积累、吃准学段目标、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适时点拨,有效引导等手段,实现学生阅读需求、阅读方法、阅读体验的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回归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学情分析;三环一式;课堂实施
  “三环”即“自主先学”“展示后教”“检测反馈”三个环节,“一式”即小组合作。透过这几个关键词,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模式首先指向的是学习方式,也就是“怎样教,怎样学”,它把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摆在突出位置,强调通过自学、展示、交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并运用检测、反馈来检验学习目标达成度,其次,“展示后教”中的“后教”指向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出手”的时机,“后”指的是教师发挥作用应在学生认真自学、充分展示交流之后,再根据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点拨、讲授。教师需要厘清“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本文以《自然之道》一课的设计和实施来诠释“三环一式”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操作方式。
  一、 实施“三环一式”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性质、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情
  学科性质 语文课标指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给语文课程一个明确定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定位也回答了语文“教什么”的问题。
  学段目标 崔峦老师曾说阅读课要吃准课标,要具有年段特色,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属第二学段。对应学段要求,《自然之道》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应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立足点,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启示。
  教材解读 《自然之道》是四年级下册第三组文的第一课。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的作用是:发挥“例子”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并把方法迁移到后续学习过程中;在理解课文、品悟语言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自然之道”。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他们所关注的可能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层,即文章“写什么”,却忽略了“怎样写”。因此,学习本课,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只是其中的一点,更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通过感悟语言文字,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收获,让语言文字具有“质感和温度”。要做到这些,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学互动,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中培养语文能力,重视与科学学科整合,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目标的确定 《自然之道》所揭示的自然之道对孩子而言存在着困难。怎样更好去使用文本、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思维与语文的方式、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综合语文课标、教材、学情的把握,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 预习课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预习后与同学交流;2. 阅读文本,提取整理相关信息,初步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3. 通过品读揣摩,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以上学习目标突显出几个特点:第一、“三環一式”教学改革的“先学”方式得以充分体现;第二、方法与要求紧密结合,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需要“阅读”“提取”“整理”“运用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要“品读”“抓住关键词语”;第三、彰显学科性质,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第四、体现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形”;第五、达成度与可评性清晰,读准、理解、概括既是达成要求,也具有可评性,为检测提供依据。
  二、 优化操作流程是实现“三环一式”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自主先学 作为“三环一式”的首要环节,自主先学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要从生字、词语、题目理解、主要内容概括、课文内容等方面精心制作预习提纲,提出预习任务,为学生自主探究指引方向。
  《自然之道》的预习提纲是这样设计的:
  1. 预习生字。小组长检测、听写。纠正易错生字。2. 找出下列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并根据解释选词填空。气喘吁吁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争先恐后 饱餐一顿 A. 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B. 形容愚蠢到了极点,没有比他更愚蠢的人了。( ) C. 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 D. 吃得特别饱。( )3. 读了课题,谁知道题目中“道”的意思吗?在文中具体指出。4. 读课文后,知道课文中的有哪些人物,哪些动物,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读了这篇课文,还有疑惑吗?5. 根据提示搜集相关资料。(提示:可搜集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的地理特点,岛上相关生物等)本课预习提纲在内容设计上有字词、课文主要内容、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在方法上有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读文后概括主要内容等,在要求方面有小组长检测、根据解释选词填空、查找资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查找资料的能力。该预习提纲体现出“要求明确”“方法引路”“具有可测性”等特点。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给课堂教学增加了活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促进生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提高了课堂效率。本节课能够抓住“我和向导心情的变化”为主线和主要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融入人物情感,体验小幼龟的不幸遭遇。
  小组合作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划出相关词语,并在空白处做批注)1. 体现“我们”和“向导”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我们”:( )——( )——( ) “向导”:( )——( )——( )2. “我们”和“向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3.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提示:先独学,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以上设计既从整体上规定了“小组合作内容”,又把它细化为三个题目,其中第1小题学生可以从文中找到相关信息,而第2、3小题是相对开放的,学生需要在读文的基础上理解感悟,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设计既“保底”(潜心读文、提取信息)又不“封顶”(理解、感受可以是个性化),尤其是第2小题,因为是开放性的,且部分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所以具有合作的价值。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分享、碰撞,相互间取长补短。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浅谈教师“下水”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作用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中职语文“导学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
成语文言两相宜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教学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