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之点滴思考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徐秀敏
摘 要: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是促进学生对一堂英语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也可以为学生后面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也是教师及时得到学习反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言技能;英语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除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外,有效的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的有效方法。通过练习反馈,让教师知道该知识的薄弱点,了解学生初步掌握情况,同时也为课后作业的布置做参照,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打下基础。关于英语练习的设计,应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即练习要有依据。
一、 依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节课要最先考虑的要素。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是who,, where, which, when, how, did, was/were...等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单词主要考察see, visit, catch等动词过去式。笔者结合国庆节阅兵式设计了完形填空的练习。结合真实情境,复习了单词和句式。
Yang Ling: Hi, Nancy. was your National Day Holiday?
Nancy: It was funny.
Yang Ling: did you go ?
Nancy: I my uncle's farm near Sun Lake.
Yang Ling: did you do there?
Nancy: I many lovely animals there.
I fishing with my cousin and I a big fish. What about your holiday?
Yang Ling: On the day. I the military parade on TV.
Nancy: How was it?
Yang Ling: It was great . My father and I were about it!
Nancy: Wonderful!I want to watch it too.
练习中主要考察了特殊疑问词和动词过去式。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也锻炼了学生综合理解语言的能力。
二、 依据教学内容
(一)语音
译林版教材语音内容通过简单的小诗来学习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我们通常采用拍手,吟唱的形式来练习小诗。根据语音中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方式,拓展相同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单词或找出短文中和所给单词字母或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上第一单元语音部分是学习字母C/K/的发音,但是也有些情况下字母C是发/S/的音,为了让学生快速找出字母C发/K/的音的单词,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Helen wears a black coat. It's nice and cool. She dances and eats cakes at the party.從句子中找出字母C发/K/的单词。学生需要正确朗读句子,并辨别出/S/和/K/的正确发音。这也是新知和旧知的融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词汇
词汇的练习不能简单地通过听写、翻译形式来进行。译林版小学英语六上What a day!的语法部分,目标预设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sunny,cloudy,windy,rainy等几个描述天气的单词。在教授时,教师可以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相应天气,语言越丰富越好。例如描述rainy,有学生回答There's a lot of rain in the sky. I don't have an umbrella, I am wet and cold.描述cloudy, There are many clouds in the sky. The clouds are cute.通过描述后,学生对描述天气的单词印象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词汇的练习形式包括首字母填空、看图填空、根据汉语意思补全句子等。相对于单纯的单词听写和背诵,此类题型更加考验学生的灵活运用语言的程度,不仅要填空,还要用对的形式,融合语法的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填空的内容是在一个完整的语境中,是真实存在的句式表达,有实际的意义。
(三)语法
语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名词的单复数、介词、时态、固定的句式搭配等。常用的练习形式是“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此类题型能概括小学阶段英语的语法知识,完成题目所需时间较短。语法内容都可以在此类题型中得到训练。笔者习惯在每节课上给学生做几道此类题型。在每天的循环巩固中,学生容易记住枯燥的语法知识。因为毫无内在联系、抽象的语法学习不容易产生联系记忆、只有通过不断地反复才能加深印象。切记把枯燥的语法知识间隔很长时间进行练习。
(四)功能、话题
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问候、告别、感谢、邀请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话题内容包括个人、家庭、节假日、饮食、服装、颜色、季节、天气、科学文化等信息。
译林版教材内容对话题、功能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语篇教学中。语篇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学生理解语篇内容,并能表演或复述语篇内容。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求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表达相关的内容。我们常用的形式是口头复述或汇报、合作表演、写作等。这些形式都是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在每篇语篇课文学完后都会让学生表演或复述,笔头练习则采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通常是在语篇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拓展的一个小作文,不仅有正在学习的重点句型,还结合了之前学的一些知识,这种形式让学生学会了归纳和总结,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