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李龙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教学中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人力、资金、物力等,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整合各种资源,科学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但是,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笔者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措施。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成绩的好坏,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新课标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教学过程掺杂着各种因素,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无效或者低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教师自身的不作为,而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与时间存在矛盾,这也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和低效化现象。课堂语文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供学生阅读,但是有限的课堂时间除了教师的讲解之外已剩不多,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足,致使教师就会减少课堂阅读量。教师只能以自己的讲解替代学生自我阅读理解,长此以往,使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不听、不记和不读的坏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整个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的职责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绩。但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任务,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中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表现得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活动,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教师要保证阅读教学顺利进行。
(三)有助于情感完善与审美培养
情感教学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要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将情感教学融入教学中去,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互动,将阅读教学知识融入充满情感的环境中去;通过情感交流帮助学生从情意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在融入情感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情感教学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容情感,教师以情感教化和打动学生,实现学生自发学习的意识。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感情因素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因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将情感因素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这样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才具有活力和情感力,语文有效性教学才能真正实现。
二、 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遵守“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和“情感与价值”三个目标,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习惯、理念和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教学具体的目标很难科学合理地设定,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学具体目标假大空。在通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情感与价值”的表现选择逻辑思维、集体意识、团队精神、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词眼上,这些词使学生理解起来模糊。二是教材理解不透,目标不清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理解不透,分不清楚难点和重点,例如,二年级学生要具备默读的能力,但是这个要求是对全体二年级学生的还是部分二年级学生的,教师就不好把握。三是教学过程不以目标为中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活动很随意,教师讲课东拉西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学习惯也会不知不觉地带动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四是忽视课文与单元的联系。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会忽略单元与课文的关系,在课文教学教案的设置中忽视单元教学目标,致使单元教学与课文教育目标无法形成系统性。
(二)阅读教学内容引导方面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学内容没重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于追求内容和范围而忽视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内容,但是这种泛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较差,教学也偏离了方向。二是内容泛化、解读不深入。小学语文阅读内容泛化、理解不深入的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表现为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向教学内容的综合发展而没有对阅读加深理解,使得阅读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增加了阅读的量而没有提高阅读的质,导致学生阅读中不能思考出作者写作的意图和写作的意境。三是忽视语言训练。语言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新课标的主要学习内容。但是,小学语文教师更加注重阅读教学中情感的体会,喧宾夺主,忽视语言的训练,最终使学生的语言水平较差。
(三)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实际相脱离。目前,部分教师依然注重汉字、词语和句子等基础知识记忆的教学,,而忽视方法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甚至注重优生的培养而忽视差生的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符合,教学质量无法提升。另外,部分教師注重教的作用,没有重视学生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严重影响着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二是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传统阅读教学由于受到教学器械和教学环境的影响,阅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以课文为唯一教学内容,语文阅读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传统教学中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其主要原因是使用技术较差,教学设备较少,甚至这几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只停留在初级教学水平和应用层次上,没有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