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王颜芳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记忆和理解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工作时,多数教师存在缺乏专业培训,教学方式使用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思考和设计,以此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应用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方法展开教学,由于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很多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尝试思维导图分析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之后,由于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展开相关教学工作,这些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效果。
二、 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思维导图专业培训
思维导图是一种专业的分析工具,要想更好地利用这种工具展开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接受专业的思维导图培训,但是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未曾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这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正确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展开数学问题分析,多数教师所开展的思维导图分析仅仅是形式意义上的思维导图教学,并未发挥出思维导图的真实功效。
(二)缺乏图形绘制技巧
很多教师对绘制思维导图有错误认识,他们认为只有具备很好的绘图功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绘制出完美的思维导图,其实只要在绘制过程中条理清晰、能够说明问题,绘制的思维导图就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图形绘制技巧,导致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无法反映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更加迷惑。
(三)错误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虽好,但是并不适用于对所有问题的分析。有些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展开分析,还会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所以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导图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例如在对学生展开方程教学时,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直接将所有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一次性呈现给学生,尽管这样做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对于许多理解能力弱的学生而言,由于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大量数学知识,很多学生都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要按照教学的规律,由简而繁逐步展开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
(四)运用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尽管很多教师都认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尝试使用,但是很多教师所开展的思维导图教学都存在形式主义现象,由于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滥用思维导图,致使思维导图失去了辅助教学的功能,成为教师形式主义教学的工具。
三、 在小学数学高年段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学的策略
由于思维导图对于展示数学学科知识脉络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按照以下策略展开教学活动:
(一)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数学教学一定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按照正常的程序,教学内容分为导入、探究和总结三个阶段,在导入阶段,教师要结合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的主题,让学生发挥出學习主动性,完善主题的各个分支,使学生通过绘制图标,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在分支绘制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知识点,,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配合,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知识点。当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后,教师要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课程总结,由于思维导图清晰完整地展示了知识点的脉络结构,所以学生只需要按照思维导图的指引学习重点知识,就能不断提高数学成绩,这种教学法利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取到理想的教学功效。
(二)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他们才能对思维导图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由于通过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大幅提高,因此在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来。以讲解小学数学方程问题为例,由于小学生缺乏对方程的认识,因此很多学生对于方程类问题都有恐惧心理,再加上解题时需要综合使用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方法去理解方程之中的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维导图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在学习方程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加、减法与乘、除法等不同的数量关系的计算方法,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学生会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知识,所以教师要积极展开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利用好这种教学工具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利用这种方法教学要按照以下步骤展开教学:第一步,绘制出思维导图的主体,也就是方程,绘制完成后要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方程,学习方程有什么意义;第2步,写出几个常见的方程式,让学生熟悉其中的未知数,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数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未知数的思考;第3步,结合对学生的提问情况,展开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学生明白方程式中常见的数量关系,从而对解答方程式产生初步了解;第4步,写出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让学生计算未知数,例如x+5=12,让学生通过数量关系思考x等于多少时,两边数值相等,学生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两种方法展开运算,得出x=7的结果。这就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方程计算教学的内容,只要教师按照这一步骤引导学生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就能使学生轻松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第5步,当学生理解了其中的数量关系后,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什么是解方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导图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就能很快清楚解方程就是计算未知数的过程,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数量关系对等式进行简单变化,通过x=12-5,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是7。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学生就能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