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金寿华
摘 要:现阶段,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空前的变化。信息技术业已成为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一种有力推手。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面的作用,教师必须要找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切入口,循序渐进地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将围绕“利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教学情景动态化、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将单一的评价多元化、将滞后的作业批阅及时化”等方面,例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以及发展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也愈发显著。而这,无不归功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静态的教学情景、抽象的数学知识、单一的评价模式以及滞后的作业批阅等,,都是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绊脚石,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拦路虎。为了建构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以及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清除这些“绊脚石”“拦路虎”。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巧妙运用,能够使得静态的教学情景动态化、能够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能够使得单一的评价模式多元化以及能够使得滞后的作业批阅及时化等。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围绕上述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探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 利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教学情景动态化
尽管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随处可见教材编写者精心创设的一些教学情景,但是,这些教学情景都是静态的。这些静态的教学情景,在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不到发展,思维空间得不到拓展,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浅表化。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情景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教师要借助于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适时适度地将静态的教学情景动态化,用动态化的教学情景,舒展学生的想象之翼,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为例,尽管教材也创设了一些教学情景,如,门窗、书本、课桌、地板砖、中国结、伸缩简易衣架等,但是,这些教学情景都是静态的,对于部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仍然无法借助于这些教学情景,更为清晰准确地理解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认识“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让这些原本静止的教学情景“动”了起来。如,从一开一关的门窗中,从形形色色的书本中,从排列整齐的书桌中,抽象出了一个又一个矩形;从红艳如火的中国结中,从伸缩自如的衣架中,从随风摇曳的菱形风铃中,抽象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菱形等。多媒体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现的是动态的实物;紧接着,从动态的实物中,就会抽象出一个又一个的平面图形。最后,学生就可以更为清晰准确地认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等。
由此可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动态的教学情景,借此更好地发挥教学情景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 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让学生脱离具象的现实生活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他们的理解过程不仅会费时费力,理解结果也会浅尝辄止。相反,如果让学生联系具象的现实生活去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那么,他们的理解过程不仅会省时省力,理解结果也会深入浅出。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巧妙地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进而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度以及提升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效度等。
以教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为例,其中有这样一道例题:一架2.6米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面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2.4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那么,梯子低端B也外移0.5m吗?尽管在这道题目旁边也有一幅平面示意图,但是,部分学生仍然不能够理解如何运用抽象的勾股定理,准确解答这道题目。鉴于此,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逼真地展现了运用勾股定理解答这道题目的完整过程。首先,多媒体课件完整地、立体化地、惟妙惟肖地展现了这道题目中所描述的情景;之后,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勾股定理具象化,进而显著降低了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答这道题目的难度;最后,多媒体课件将立体化的教学情景转化为平面化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准确无误地解答了这道题目。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更为透彻、更为全面、更为具体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准确无误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
三、 利用信息技术,将单一的评价模式多元化
当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过程中茫然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够让他们拨云见日;当学生在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合情合景的评价能够让他们幡然顿悟;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不够密切时,教师适时适度的评价能够让他们学会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既是教师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一根教鞭,也是教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把推手。
然而,因为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采取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如,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口头评价,所以导致评价的“教鞭”作用和“推手”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就会每况愈下,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就会被“搁浅”。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使得原本单一的教学评价多元化,进而更好地发挥教学评价的各种作用。
“班级优化大师”是与希沃白板相匹配的一款课堂教学管理软件。这款软件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管理课堂,还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如,当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表现得消极被动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級优化大师”中的分组PK功能,让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在分组竞赛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教师还可以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一些虚拟的礼物,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当然,这些虚拟的礼物并不是教学评价的“终点”,当学生的虚拟礼物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教师还可以给他们奖励一些“免抄纸”,拥有了这些“免抄纸”,学生可以在完成某些家庭作业的时候,不用抄写练习题的题目。又如,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自始至终地紧跟教师的思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抽取功能,抽取一些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对于回答准确、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班级优化大师中为他们点赞。当学生集赞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颁发一些荣誉证书,给予学生一种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