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胡德忠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和形式。而且,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情况来看,其余新媒体技术的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新媒体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拥有阶段储存空间的资源库,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与新媒体的整合,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初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媒体资源,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路径,进而达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 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中后期,在美国哥比毕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的P.戈尔德马克在电子录像商业计划书中提出的。后经过其他学者的研究和完善,逐渐在美国开始流行,目前,国内外对于新媒体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美国: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网络媒体,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媒介。
  熊澄宇教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动态概念,每个时代都存在所谓的新媒体,并且也终将会成为旧媒体。
  陈永东教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现阶段主要是指互联网、手机以及户外媒体。
  (二)新媒体特征
  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并且促进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同时,也是与时俱进、创新前沿的传播形式,其具有鲜明的特征。
  1. 即时性
  新媒体信息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定时、定量传播的特点,具有显著的即时性、实时性以及全时段传播的特点。
  2. 开放性
  新媒体借助微信、微博、博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每个人都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作为信息发布者,大家在网络上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作为信息的使用者,大家又可以随时观看、读取和下载信息。因此,新媒体既具开放性,同时也具有个性化特征。
  3. 互动性
  手机媒体传播与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是所有网友都能参与其中的,网络可以通过投票、评论、点赞等方式提高用户的信息量以及互动量,进而使受众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这就是新媒体最典型的互动性特征。
  4. 丰富性
  新媒体传播的形式多样,传播内容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充分融合为一体,其內容非常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二、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创新实践
  上文对新媒体定义以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这个基础上下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改革进行分析。
  (一)利用新媒体即时性,实现教学创新
  新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使用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新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而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新媒体具有上述优势和特点,在发挥其优势特点的同时,保留传统教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才能够真正助力于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创建新媒体环境时,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将历史学科中理论性较强的部分,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并增添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
  比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时,理论知识内容较多,学生记忆比较困难。如果教师仅仅凭借传统口述讲解,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地点变成了多媒体教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包括衣、实、住、行的各个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出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时,配合传统教学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近代生活的变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将新媒体丰富性与传统教学的导向性相结合,扬长避短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利用新媒体丰富性,突破重点、难点
  1. 微课资源利用
  微课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也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师历史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很多难懂的历史知识,促进历史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集中的优势,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微课,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比如,《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学生对原始先民的生活状况理解不深入,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评价神话传说的史料价值。教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如下讲解:
  教师:课前制作微课短视频,结合动画、文字和图像,将原始先民的生活情境直观、生动的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
  学生:观看视频对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情况、生活方式有直接了解,进而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分组研究和讨论“原始农耕的诞生和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而引发对神话史料价值的研究。
  通过微课视频的直观展示,学生对神话起源的原始社会生活以及神话的史料价值会记忆更加深刻,教学效果也会因此提升。
  2.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属于新媒体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初中历史教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学生创建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使学生更加立体、生动的去认识和理解历史知识,并且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突显学生的价值和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台网联动背景下电视媒体与微信的新融合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策略
简析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研究
全台网高清新媒体技术发展实践与思考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开发与服务创新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信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浅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对策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相关研究
峨眉山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对新媒体时代纸媒未来发展之路的探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