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学习活动的策略设计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钱洪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都逐渐改变教学模式,而初中学科也不例外。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策略,这样才可以提高初中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当前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初中课堂学习活动策略设计,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课堂;学习活动;策略;设计
社会在不断进步,不断发生变化,对人才提出越来越越高的要求,所以学校的教育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必须要积极创新和改善。作为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要重视课堂学习活动策略的合理设计,否则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不利于我国初中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可以确保初中课堂学习活动策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师需要学会综合考虑,以达到教学目的。
一、 当前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初中学科的教学水平容易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等等。因此,对于初中教师来讲,在教学中必须要认真考虑如何有效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在初中阶段各学科都是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初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学习活动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活动设计倾向于学生被动接受以及记忆,没有自我建构,难以形成高效的概念。有些初中生经常会出现在上课时好像都能听懂,但是真正做题时都不会的现象,其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非逻辑关系而事实的集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化,对于这些事实,学生仅仅可以被动记忆以及接受,而不是自我建构,无法更加深层次地认识和熟练掌握知识。第二,活动设计拼凑串的问题,碎片化系统的思维过程,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此问题往往体现在初中教师备课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结合个人的主观臆想,设计相应的问题串,侧重于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到达目的地,多数学生都仅仅可以机械式地回答各种问题,并没有对获得结果的整个逻辑思维过程进行深入探究,进而不能形成合理的思维方法。第三,活动设计缺乏灵活性,不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引导探究,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许多学生可以根据教师事先制订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任务,完全根据教师制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仅仅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执行任务时,加入个人的思考,利用正确的推理对个人的猜想进行充分验证,科学地设计适当的探究方案,完成合理探究,以获得最终的结论。第四,活动设计注重结论忽视过程,单独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待建立。就初中课堂来讲,其很多学习活动的设计都重视结论,但是不重视过程,教师由于时间的關系,很有可能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的适当的指导下,学生直接归纳出教师所需的结论,然而学生尚未真正清楚理解知识,只是浅显地认识规律和原理。第五,学习活动侧重于知识点死记硬背,忽视深入理解和挖掘。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有很多,不只是语文、数学和英语,还包括政治、历史以及生物等等,其中,政治和历史课程属于文科。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两门课程的知识涉及多个领域,知识点不仅多,而且复杂,内容缺乏逻辑思维性。而初中政治和历史教师多数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只是纯粹的记忆,并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挖掘知识点的基本内涵,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经常都是一知半解的,并不能深刻认识到每个知识点。因此,作为初中文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适当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学会融会贯通,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二、 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策略
就上文来讲,当前我国初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仍旧存在诸多缺陷,对于这些缺陷,必须要科学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缺陷更好的弥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习活动设计的重点从学生被动记忆转移到主动学习
对于初中各门课程的教师来说,在教学中必须要形成自我建构,建立有效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改变自己以往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强制性灌输知识,这样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比较依赖于教师,一旦遇到学习难题,也不会先自己思考,而是直接请教教师。其实,这种学习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当前初中各门课程的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将重点从学生被动记忆像主动学习过渡。比如:就初中语文学科来讲,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接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他们建立学习小组,相互探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学习活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合理设计问题
在学习活动设计中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问题是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也是要点之一。因此,初中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合理设计问题,问题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如果问题脱离教学内容,该问题就是非常空洞的,不能体现出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讲解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电流的知识时,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中设置问题需要循循善诱,而且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教学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们知道电流是什么吗?”这时,很多学生都可以迅速准确地回答出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电流是如何产生的?”很多学生对该问题的答案不统一,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最终探讨出正确的答案。最后,教师可以对这两个问题认真的讲解,使学生可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可以便于加深对电流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相信可以大大地提升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