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车伟达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6期
  摘 要: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文教学似乎走向了瓶颈,尤其是在乡镇学校,作文教学现状堪忧。作文来源于生活而反映生活,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作文写作课堂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试着从作文教学的现状、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素材;素养;教学策略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历年来,作文都作为语文试题中最大分值的一项出现。足以证明,它在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作文教学不容轻视。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老师都会为此犯愁,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对此,如何让作文教学常态化、生活化,是我们眼下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一、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渐渐地走向瓶颈。大部分老师反映,作文教学的难度日益增大,有的老师更是望着作文教学部分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做起。学生更是看着作文题叹息不已,不知如何下笔。
  (一) 缺乏生活体验
  对于眼下的作文教学来说,最大的难点无疑是生活体验不足,文章内容空洞无物。大多数学生,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缺失了很多生活中本该经历的事。如: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不知“苦”的滋味,城市里的孩子体验不到乡村孩子“野”的生活……时代的发展,让大多数的孩子宅在了家里,盯着手机与电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不太愿意去品味生活的百般滋味,所以在作文写作中,没有了该有的写作素材,以至于望题长叹。
  (二) 备课随意,课堂效率不高
  作文教学不比课文阅读教学,有的作文教学甚至没有太多的教学参考案例,所以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教案也没有计划的情况,备课比较随性。他们或许只是在教学计划安排中,简单地提及了有关作文教学任务的事宜。在作文教学中,目的不够明确,指导性不强,课堂比较空洞,效率不高。
  初中的作文课,一般都是每上完一个单元,教师再按照单元要求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有的时候,老师也会根据自己的设想,给学生安排一些材料,让学生去摸索,然后写作。但这样的作文任务,真正有用的作文教学时间比较少,当堂写作的时间也少。
  (三) 写作随意,内容不佳
  正如上文所述,很多作文课堂留给学生当堂写作的时间不足,很多作文写作任务都是让学生自行回家完成。有的学生对作文写作不感兴趣,于是在进行写作时比较随意,写出来的文章要么没有认真审清题目,要么胡乱编写……多数的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文章内容不够具体,语言单调乏味,情感表达不到位,甚至于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
  二、 什么是生活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就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书面形式,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活动。而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就是指如何将生活与作文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感悟生活进而将生活反映在文章中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三层意义:一是将作文教学的目的生活化,懂得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生活的写作兴趣;二是让作文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尽可能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三是把作文教学的方式生活化,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其中,乐于写作。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本质释放出来,让丰富多彩的生活、绚丽的大自然成为学生创作的源头。
  三、 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针对眼下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到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 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解决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这个难点,就是要懂得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这样一来,学生的见识多了,体会深了,写作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取之不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适当多地让学生接触周边的人,懂得倾听与交流;学会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去发现和感受;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物,并善于去总结归纳每一样事物的本质特征。
  如:①让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多点沟通和理解,听听身边的人所经历的事,写出自己对他人的感受。
  ②借助于电视节目等,让学生关注一些社会现象,例如:在初一教学生作文时,我先让他们观看电视栏目《你会怎么做》?先让他们透过节目,观看别人的做法,进而推及到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他们写成文章。
  ③让学生关心时政要闻。作文与时政要点是有关联的,如今年的高考题《写给2035》,中考题《恒》等,都是紧扣当代时政要点来命制的。引领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了解最新的时政动态,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把学生从课本、课堂中解放出来,做一个对关心社会动态的人,如此一来,文章写起来也就目标明确,言之成理了。
  ④让学生多走出家门,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需要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尝试,才能有各种体会在心。适当地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的每一件事,并将每一件事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真情流露。
  (二) 尊重學生的情感体会,不格式化
  在当下社会的影响下,我们都喜欢“标签化”。面对各种人和事,似乎都会往同一个方向去走,特别是语文教学中,它融进了一定的情感教育在里头,所以我们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某些人与事的刻板印象。比如:“小偷”就是坏人,“官员”就是好人之类。如此一来,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写作思路也变得死板而呆滞。比如写人,成了歌功颂德的现场,除了写某人做好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多的方向可写……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论情景模拟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高校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试析党校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民族文化素养在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古诗品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关联性研究
浅谈教师“下水”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作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