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洪毅辉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3期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观念,使学生形成数学精神。本文以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教学中应用为研究对象,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教学活动开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教学;数学意识
  一、 引言
  最近几年,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应思考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内容,可以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的能力与素质。但是,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师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 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品质。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内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建模思想、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在小学教学中,应围绕此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知识应用方法,学会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抽象,就是指数学学科中抽象内容,数与数之间关系、数与图形关系、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等等,通过抽象的事物中寻找学习规律,总结学习经验。逻辑推理,则是根据事实或者定义内容,据此推理未知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中推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从复杂到简单,,以归纳、类比方式为主。第二,从简单到特殊,通过演绎法进行推理。数学建模,则是对抽象数学知识进行推理,以直观的方式将问题简化。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可以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直观想象,则是利用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能力,思考抽象问题,希望从中获得问题答案。数学运算,在数量关系基础上,利用计算法则对问题进行运算的过程,展示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据分析,则是利用研究对象中相关数据,采用多种不同方法进行分析过程。该核心素养包含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建模、推理、总结这几个环节,可以反映出学生数学学习情况。
  数学核心素养中六个方面内容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观念,同时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提供保障。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核心素养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 小学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影响非常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进行核心素养教学,使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以下几点入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应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使学生爱上数学。当学生学习态度发生改变后,就会发现数学的魅力,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动力。课堂教学中,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小学生数学基础,逻辑思维情况,制定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计划。首先,对小学生心理状态、年龄特点进行分析,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依据。小学阶段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阶段: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然后对这三个阶段小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其次,建立完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教师重视成绩,那么课堂上会着重理论知识教学。若是重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则比较重视教学过程。教师应与时俱进,了解目前教学需求,据此丰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观念。最后,贴近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学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传统教学中,教师忽略应用能力培养,过于强调成绩。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内容应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角度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教室是什么图形吗?学生:不知道。这时教师可以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出来,一个长方形,并告诉学生教室是长方形。教师:那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的操场是什么图形?(画出操作的平面图——正方形)学生:长方形。教师:你们回忆一下,操场的形状和教室的形状是一样的吗?学生:不是。教师:那为什么操场也是长方形呢?这时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原因。为了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师在学生激烈讨论中引出正方形、长方形定义,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两者的异同,以此完成该内容教学。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二) 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促进数学思想形成
  数学意识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数学课堂中,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学会法则运算与数据分析。具备数学意识的学生,对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会比较敏感,学习过程也不会过难。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在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以此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应在实际生活入手,立足学生真实感受,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找到解决问题方法,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熟悉的视频,超市购物。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有购买商品的经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视频中小朋友想象成自己,以客观的角度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感受生活中数学知识。在超市中,小明根据学习需求,一个标价为7元的笔记本,两支标价1元的铅笔,还有一瓶标价5元的墨水。视频播放到此,教师可以讓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现象中存在的数学展示。有的学生是这样说的:小明买了一个标价为7元的笔记本,两支标价1元的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有的学生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在一次购物中,小明买了7元的笔记本,两支1元的铅笔,一瓶5元的墨水,一共花了多少钱?有的思维逻辑强的学生,则是这样设计问题,小明妈妈给小明15元,买本子花了7元,买铅笔花了2元,买墨水花了5元,还剩多少钱?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培养
在学校班级管理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美、英、日、朝四国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预防性维护与备件管理联合数学优化研究
课堂教学要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关于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视域融合视角下《论语》核心概念词“礼”的英译解析
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研究
用档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