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大众传媒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周雄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时代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大众传媒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众传媒的形式丰富、传播媒介也多种多样,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大众传媒资源的广泛性恰好契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为教学增添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渠道,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感,有利于学生热情的激发,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储存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高中历史课堂中,五种大众传媒资源的运用进行探究,以此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大众传媒;高中;历史;运用
  
  历史学科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研究,感悟其中所包含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而对学生的思想起到升华作用,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的一门学科。在高中阶段,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文化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高中历史在学生人格建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大众传媒资源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更丰富更多样的教学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眼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合大众传媒资源,让历史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提升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
  一、 热点新闻资源的运用
  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年代久远,学生无法真实感触,因此,在理解上就会出现一定难度。热点新闻事件是对现如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的一种体现,最大特点在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对于各国政治事件、政治战略、方针政策的报道,是便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素材。将热点新闻资源运用到历史知识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同时,对学生的历史延伸思维的训练有所帮助。
  例如,在学习《开创外交新局面》的课程内容时,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阐述。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今年(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出示新闻:‘2019年5月17日,中国旅游文化周暨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南海岸广场开幕。’师:“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在开幕式致辞时说道,40年历史证明,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是有悖于中美两国人民利益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美关系在40年前有所缓和呢?让我们一起到接下来的课本内容中寻找答案吧。”将最有时效性、与课本内容关系最紧密的新闻放在导入部分,自然地引入教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对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进行探究,触发学生思考。师:“美国尼克松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比尔·巴瑞鲍特说:‘希望人们多去参观尼克松图书馆,了解那段影响世界的历史故事。’尼克松总统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生:“尼克松总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宣布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才使得两国外交关系走向正常化。”通过新闻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热点新闻经常会出现在重大考试的试题中。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引入热点新闻,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考试的重点内容。
  二、 影视资源的运用
  历史所包含的知识和思想是广泛而深刻的,但历史教材的篇幅是有限的,教材往往会对知识进行筛选和概括,这也就加大了学生感知历史的难度。将影视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学生對历史的感知不再只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上,而是可以更加直观地看见和听见历史,两者的结合营造了更加鲜明的知识氛围,帮助学生塑造历史时空感,拓宽了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
  例如,在学习《红军的长征》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清红军的长征路线,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险与不易,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拍摄的八集纪录片《长征》的节选片段。这部纪录片利用直观的电视画面、结合语言和恰当的音乐,展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教师在利用影视作品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视频进行筛选和整合。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影视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方式,应该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目的。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长征的战略,是红军长征路的开始。在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录片第三集“伟大转折”,让学生感受我党当时的艰难处境以及毛泽东是如何一步步带领红军走出困境,从而被党所认同的,体会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教材上有对红军过雪山爬草地的不易的叙述,但通过简单的文字,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到红军跨越极限的巨大挑战。通过播放纪录片第六集“跨越极限”,让学生通过老红军的讲述和雪山草地的直观画面,通过陈赓、杨立三把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抬出草地,二十年后周恩来亲自为杨立三抬棺送葬的让人泪目的故事,体会红军长征路上官兵一心,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为了让学生对长征精神有更高的领悟,对课本知识进行升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纪录片第八集“永远长征”,让学生感受到,长征精神不只是长征路上不畏艰险的坚定信念,它还是抗美援朝中的百炼成钢,是“两弹一星精神”,是汶川精神,是包含着我党伟大领导的红色精神,让学生体会长征精神的深远影响。
  三、 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
  历史教学也是正视历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来积淀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层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响应国家发扬民族文化的号召,大众传媒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愈加紧密,使得传统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广泛,传统文化的力量也越发强大。将历史教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认识历史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坚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节课时,教学的难点内容在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及其深远的影响。作为统领我国古代多年的主导思想,其内在含义和深层思想是较难理解的。为了细化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中山东博物馆推出的国宝明衍圣公朝服的图片。师:“在宋朝,孔子的后代改封为衍圣公,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盛誉的大贵族,这是明末时代最后一件衍圣公朝服。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孔子的后代会如此受到尊重?”生:“因为孔子对我国古代思想的影响很深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师:“朝服的制作很精美,从这件朝服中,你能看出什么儒家思想?”生:“朝服制作的手法与古代的尊卑等级有关,体现的是儒家‘礼’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课程所学有所回顾,同时能够帮助学生锻炼由问题看向本质的眼光,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顾。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与探索
土地资源管理中资源实体互操作方法的应用探讨
简论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简析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论“单独二胎”对广西基础教育资源的影响
云南省屏边县旅游资源与文化分析及对策
论水利系统档案资源共享
我国铁矿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的价值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探究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保护和开发河南民间传统美术资源的新探索
军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探索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