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助力教育教学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樊宇娟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继“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之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也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于信息相对闭塞、发展相对薄弱的县域学校来说,虽还处在初步尝试与建设的过程中,但“人人通”的作用已然显现,教师、学生、家长受益颇丰。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立足教育需求,结合互联网特点,具有交互、安全、个性化等优势,巧妙利用,能够积极助力中小学教育教学。
关键词:“人人通”;教育教学;交互性
就目前我们使用的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的现状来说,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已经搭建,学生、教师、家长已然注册并开始使用,建设资源总量18310830,,已开通空间1986194,教学应用使用总量135406,并且有相当多教师、学生的个人空间已经相当丰富、相当成熟。该平台资源丰富、布局合理,给教师、学生、家长等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就我个人使用“人人通”平台的体验来说,我认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有很大的优势,巧妙使用,可以有效助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是“互联网+教育”的积极手段。
一、 “人人通”平台更具交互性,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
(一) 人机交互
“人人通”平台的交互性首先体现在“人机交互”上,该平台是专门针对教师、学生、家长的平台,充分地考虑了这些人群的需要,并且不同类型的用户可以进入不同的频道,这就使得资源的投放、项目的设置更具针对性,也使得用户的资源获取更具便捷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 师生交互
“人人通”平台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通过该平台,班主任教师可以组建并管理自己的班级,任课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班级,共同参与建设自己的班级。教师可以在该平台实现发布通知、作业、成绩等行为,以发布作业为例,首先,发布作业的对象可以任意选择,这样就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及时交流沟通各种教育、教学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表现,适时与相关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交流,也可以就某个教学问题发布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学生有问题也能够与教师及时交流、沟通,比如课前预习中发现的疑惑、课堂上没有听懂的内容、课后总结提升的方法等可以请教老师,甚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生理、心理上出现需要咨询的问题也可以向老师发问。这样的方式大大延展了师生交流沟通的时间、扩展了师生交流的空间,更由于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和交流途径的隐秘性而丰富了师生交流的内容、打消了学生请教的顾虑。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学习了《鸿门宴》一课后,学生对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探究兴趣大增,而限于课时与教学任务,不能在课堂上继续讨论,于是,我们将讨论迁移到了“人人通”空间,同学们在这里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类资料在这里汇集丰富,各种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鸿门宴》一课的教学、项羽一人的探究,很多学生因此更深入地阅读了《史记·项羽本纪》,还有的学生甚至挖出了“秘史”级资料。这就点燃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更延伸了教育教学时空,丰富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教育教学效果自不在话下。
(三) 师师交互
“人人通”平台为教师的教学、教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该平台,教师不再是闭门造车的教书匠,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交流、借鉴、发展的学习者、展示者、分享者。在该平台,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空间和账号,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布置空间、发布成果、分享资料、书写心得等等。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其他教师的空间,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探讨问题,借鉴他方之石。甚至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关注一些教师,和他们成为朋友,形成我们自己的教育教研朋友圈。在该平台,每个学科、年级、学校、县、市、区等都可以有自己的教研圈,这就为教师、学校解决各类教研问题提供了便捷。在该平台,教师还可以选择访问“名师工作室”,随时随地与名师面对面交流,为自己迅速成长、成熟提供可能。以我校教研为例,同一年级的同科教师就是通过“人人通”空间进行组内教研的,我们每一单元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每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都可以预先得到充分的讨论,之后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实施教学,这对于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年轻教师的成长尤其有利。
(四) 生生交互
在该平台,不仅教师有自己的交流圈,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交流圈。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话题,发表评论。比如,课堂中有没能解决的学习问题,学生就可以在这里发布,等待老师或其他同学点拨。学生圈中关注的话题、成长的苦与乐等等,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皆可进入并热议,学生有了充分发挥、交流、释放的天地与机会,又何须再寻他处、他法呢,如此一来,就有效减少了学生进入其他无关网站甚至不良网站的几率。以学生崇拜明星为例,有了这样的自由,就有学生在交流圈谈起了自己喜爱的某某明星并引发了其他学生甚至老师的关注,同学们在这里分享明星的资料、作品,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師在火候正好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去探究那些作品引人喜爱的原因,分析其艺术性;引导学生将这些明星的经历当作作文素材,讨论分析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弘扬的价值观等等。这样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将艺术鉴赏、写作指导、品德教育等融汇其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岂不妙哉!
(五) 家校交互
“人人通”平台不只是教师、学生的交流沟通平台,也给家校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捷与保障。通过“人人通”平台的“我的班级”中的“联系本”,教师可以实现与每一位家长的及时沟通,可以随时交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行为方向,为及时确定、调整教育、教学方案提供帮助。同时,家长通过“人人通”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掌握孩子学习进度、状态与成效,也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为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