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杨淑玲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4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普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一个学科教学的重点。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开展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把教材精髓深挖运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教材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深化推进和课程改革进程的加快,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课堂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是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求学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切实锻炼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基于教材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于活学活用、学有所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并且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完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们应立足于学科教材,把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充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材运用的现状,重点分析如何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 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
(一) 树立创新观念,创设创新实践氛围
在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充分运用教材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重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新知识获取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互助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创新教学观念,树立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分析、主动处理、主动实践、主动创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创新观念,创设创新实践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善于激发学生创造动机,从而更好地发展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实践能力。
(二) 注重知识传授,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地,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要知道,任何的创造力,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离不开深厚的相关基础,创造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必须要依靠厚实的知识基础作为根基,才能构建创造的大厦,几乎是不可能存在无知识的创造,也几乎不可能存在脱离知识而存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可以看出,知识与综合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其中一方偏离,必然导致另外一方成为空谈。故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对知识的模仿复制,学生的学习不再只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二、 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策略
数学是客观知识的融合,也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的规律、规则和习惯的共同指导下的创新、实践的数学化活动。从上文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认识可知,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必须要注意知识传授,立足课堂教学,而这些都离不开教材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教材进行全新编制,以适应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以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材的运用为例,探索实施策略如下:
(一)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研究表明:当学习的素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融会贯通,,相互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北师大版的教材研究,其大部分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密切相连,并没有出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或物体,符合当前处于数学学习认知和情感发展阶段的初中生需求。而且在场景和物体的表现形式中,多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场景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和设计安排,选用中学生大多会有切身体验的生活场景,如生日聚会、篮球比赛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结合这一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以上册《反比例函数》一课为例,传统教学方法大多为在课堂上列举学生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知识、公式,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相关的概念描述,然后就是开展一系列的例题讲解、练习训练,往往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沉闷不佳,学生学得昏昏沉沉,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结合丰富的教材内容,可以进行优化设计,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开展学生的教学设计。
课堂开始可以引入一个实际的问题情境: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分给大家吃,请大家帮忙算一下,结合当前苹果市价为一千克五元钱。
第一个问题:买1千克、2千克、3千克到x千克的苹果,各需要花费多少钱?
第二个问题:老师买了x千克的苹果花了y元,那么x与y之间的关系式如何表示?
第三个问题:老师买了50千克苹果分给x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分到y千克,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又如何表示呢?
通过简单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对函数的概念进行复习,让学生重温函数的定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今天学习的是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
接下来,结合教材的示例进行生动优化:我们看舞台剧的舞台灯光效果很棒,为什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阳光灿烂的晴天变成乌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天呢?从而导出示例1: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时,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數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让学生结合问题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出结论:当R变大时,I变小,灯光变暗,相反灯光则变亮,可以通过控制电阻R来控制灯光的亮度。抓紧机会多列举几个有共性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继续思考、互相交流,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含义,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反比例函数,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