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新时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与改进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洪义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1期
  摘 要: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验证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渠道,很多化学结论与结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都体现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时只重视理论知识讲解,没有全面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文中分析新时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并联系教学实践给出具体改进措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不足;改进措施
  一、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化学课程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强化实验教学具有现实意义。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借助这一优势,将化学实验与生活联系起来,改善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不足,大幅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推动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高中化学课堂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课程,要求学习者通过实验与实践发现物质变化与规律,并利用化学实验引出化学知识与概念,本质上就是利用客观存在的现象论证课本理论知识。高中化学实验作为教学过程中必备内容,也是验证化学理论的主要渠道。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将课本理论知识展现出来,学生更加轻易理解与记忆知识,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另外,教师利用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引导,教师详细演示实际药物用量、添加顺序、浓度控制、温度等,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难免要用到一些演示实验,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部分化学教师都明白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全面观察实验過程。但课堂上受到教学条件与时间等因素限制,使得课堂演示实验效果有效。信息技术引入后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的不足,教师利用现代化设备将整个实验过程放大,让更多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与技巧。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创新意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丰富实验教学活动,培养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
  三、 新时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 化学实验缺少针对性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中大多并未考虑地方特点,如所在地区的温度、季节变化、实验室配置等。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实验教学资源不同,教学条件也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化学实验流于表现,无法达成借助化学实验培养与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强调给学生输入大量可理解的教学内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直接受到实验教学的影响,教师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情况,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但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依托教材进行,很少选择教材以外的内容,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能力。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开展,影响到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 少数实验理论性过强
  少数高中化学实验理论性较强,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并未考虑学生核心素养问题。此外,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缺乏灵活教学意识,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中变成讲解实验理论的情况,直接偏离实验教学的初衷。长期下来学生习惯死记硬背,无法理解整体意思,造成学生化学思维固化,无法提升化学核心素养。同时,部分化学教师觉得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实践练习才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单纯记忆无法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部分学校并不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并未及时更新化学实验器材,降低实验教学效率,影响到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三) 无法培养学生化学思维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化学综合能力发展。但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很少给予学生发表观点的时间,学生只能被动听讲,,无法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限制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被动接受化学实验知识期间,无法培养学生化学感知与领悟能力,影响到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与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过于追求完成教学任务,实际教学中直接简化实验过程,由教师自身完成部分实验过程。因为并未解释与说明这些内容,使得学生仅关注自己完成的部分,不清楚整个实验过程。这样就会造成无法把握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无法达成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加深理解生命观念的目的。
  四、 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缺少学习兴趣,且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化学课程教学中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更无法吸引这部分学生的注意。针对这种情况,化学课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限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化学课程上基础内容较多,这些知识点抽象、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分子”概念学习时,考虑到这个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入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思考:500 mL水杯中放入一勺白糖,白糖慢慢分解消失,整杯水却变甜了,这是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与性质;再如:“金属锈蚀与防护”知识点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个课外探究活动:裸露在外金属设施很容易出现生锈情况,通过防锈处理延长设施使用寿命。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进行实地调查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查阅钢铁锈蚀原因并分析防护措施,基于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防锈措施;再如:盐的水解实验中,对CH3COONa与NH4Cl水溶液的pH值进行测定,学生通过测定得出答案:碱性溶液中[OH-]>[H+]、酸性溶液[OH-]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工作探索研究
论新时期公路运输管理的创新发展
论新时期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措施
新时期基层新闻报道员怎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激励艺术
新时期高校篮球基本功培养与训练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谈
结合初中化学教材优势改进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
关于做好企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城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