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对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改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瑞 周立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50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分析探讨基于“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教育”的海洋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探索现代互联网交互技术对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方式变革,促进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深度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化、工程教育管理智慧化、创新应用能力教育网络化问题。期望能为中国的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一条新的“互联网+”时代改革思路,结合海洋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之路,为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岗位要求的信息化工程技术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
  
  一、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应用背景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的过程,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应运而生“互联网+教育”。在国家层面上,政府“以促进教育发展为核心,加快实现互联网普及全国教育领域”为发展政策,使“互联网+教育”成为我国“互联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加快教育改革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场教育行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开展。以“互联网+”全方位的视角,探讨“互联网+教育”对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共同探索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互联网+教育”之教育改革创新吹响了冲锋号。当教育邂逅“互联网”,当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解放教育”的呼声愈发急切。站在教育改革的转折点,我们该如何从理念、意识等宏大的视野上去审视与解放教育?又该如何从技术、方法等更实际的角度去引导与创新教育?当教育邂逅“互联网+”,当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解放教育”的呼声愈发急切。站在教育改革的转折点,我们该如何从理念、意识等宏大的视野上去审视与解放教育?又该如何用技术、方法等更实际的角度去引导与创新教育?为我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 “互联网+”背景下海洋技术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根据21世纪海洋信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和高速发展趋势,特别是对海洋信息技术创新人才的急需,适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实施,提高我国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支撑海洋经济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高度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构筑现代化的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海洋的需要,积极组织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探索构建多学科渗透交叉的海洋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途径。不断探索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培养多学科融合型的海洋信息人才。
  由于该专业学科方向均依赖于各高校原有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特色,故各高校专业侧重点不尽相同。基于各高校官方网站发布的专业介绍和人才培养方案,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有3种类型,即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生化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国外大学海洋科学技术类专业一般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生教学内容比较广泛,如大气与海洋、化学海洋学、海洋动植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观察与采样、深海过程、环境的生物和化学污染、海洋波浪、动力海洋学、应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的环境生理学、渔业与水产养殖、卫星海洋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等。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由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科生毕业后会在不同的方面寻求发展。所以,外国大学对海洋科学技术类本科生的教育内容尽量拓宽,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最大特点。这正是我们要向国外大学学习的地方。开展CDIO(创新工程教育模式)国际工程教育学校的有美国加州大学伯恩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专业等。教育信息化尽管已成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但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也是刚起步,这对我国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三、 “互联网+”时代海洋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互联网+海洋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以现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导航(GNSS)、遥感(R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支撑。研究构建互联网+海洋信息技术应用岗位“职责/任务结构体系”,创建基于互联网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海洋“3S”技术复合型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方案。
  (二) 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
  研究教学过程工程化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网络化的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CBE(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指标动态需求接口和CDIO和能力本位教育模式(CBE)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和评价的一体化ICBE工程化管理体系。保障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探索创建ICBE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开发B/S模式的ICBE(Innovation 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简称ICBE)工程化管理模块。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微信、ICBE工程教育交流客户端App。广泛开展网络化的动态CDIO项目设计、质量控制和评价等ICBE工程化管理活动。形成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与质量保障的有效融合,解决教学过程与评价反馈时空同步问题。利用互联网提升教学目标动态设计、教学过程动态管理以及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动态评估等全流程精确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三) 开放式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实践教学4A服务模式研究
  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平台,4A级实践教学服务就是要满足任何学生(Any student)、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选择任何实训岗位(Anything)的实践教学活动。“互联网+”时代为4A级实践教学服务提供了实践教学信息资源互连共享和空间资源全球化等政、产、学大平台服务条件。急需研究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优质资源,构建陆海一体化开放式实践教学4A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开放共享的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的互联网教学资源环境。
  四、 结语
  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海洋信息系统支撑着整个“蓝色国土”的信息网络。以遥感技术、卫星定位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等在海洋新兴产业中广泛应用,,社会迫切需求海洋信息技术人才。同时面对国家启动数字海洋这一巨大的系统工程,正面临着大量需求海洋信息基础设施设计、建设、管理的高科技应用型复合人才的机遇与挑战,该方向专业人才急缺。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網和数字地球等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推动下,信息不断地汇聚成“数据海洋”,培养“互联网+”时代的海洋信息技术人才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应用能力本位教育“ICBE(CDIO+CBE)”的海洋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万鹏.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及实践[J].高校论坛,2019(2):5-6.
  [2]张彦通,张妍.“互联网+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63-68.
  [3]战荫泽,张立东,李居尚.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42-43.
  [4]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3.
  [5]周立.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工程化能力本位教育[J].理工高教研究,2004(3):10-12.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模式
探析激励管理模式在博物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的探索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法的挑战及其完善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现代化模式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分析
开展公关教育,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中国、荷兰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
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管理之我见
高校评估档案的形成与管理模式解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