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引导策略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及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朝多元化、功利化和社会责任感淡化方向发展,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个人因素,本论文从社会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做出了原因分析,并给出了引导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价值取向;引导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升级换代,这些都给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影响。同时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迅猛,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也受到很大影响。 
  一、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取向主要发生了以下三个变化: 
  (一)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朝多元化趋势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步多元化,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也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首先职业价值取向中的就业领域呈多元化。本次问卷调查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向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自主创业等就业规划。学生在就业时会充分考虑到各个就业领域和方向。 
  其次职业价值取向中的就业方式呈多元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度信息化的影响下,网络招聘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同,加上传统的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方式更加多元化。 
  (二)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趋向朝功利化发展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工资福利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去基层工作是因为政府的优惠政策,选择去国有企业工作的主要是因为工资福利好。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在缺乏职业规划及自身职业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就业时表现得急功近利,主要考虑工资福利及自我发展,很少考虑社会的长远发展和需求,这充分说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呈现功利化趋势。 
  (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逐步淡化 
  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随着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认可,有些学生社会价值观念逐步淡化,就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责任感整体感参差不齐,大部分停留在利己的层面上,他们在职业价值观上崇尚自我,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发展,总体呈现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趋势。 
  二、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多样,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功利化、责任感淡化等问题,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論文分别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 社会层面——社会文化多元化和断裂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媒和网络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但传媒本身提供的价值观多种多样,而网络的交往基本是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社会的文化传递发生了重大变化:同龄人的文化沟通替代了教育形成的上下代的文化传递,社会文化出现了严重断层。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人们一直坚持地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价值观,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导致其自身无法有效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功能。 
  (二) 学校层面——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短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教育目标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但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没有意识到市场需要更多的应用性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合理。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及机构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在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开设课程缺乏实用性和技能性。 
  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课程安排上理论课程太多,而实践课程太少,校企合作机会匮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再次,目前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目标不明确,就业信息不对称。有些高职院校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开设具有临时性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就业形势教育,就业信息更新比较慢,学生对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信息了解匮乏,对学生的就业十分不利。 
  (三) 家庭层面——部分父母教育观念陈旧 
  问卷调查发现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以及父母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时之所以“高不成低不就”,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生活压力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 
  很多父母在子女就业遇到难题时,会尽最大努力,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帮助,会让子女产生一种工作不工作无所谓,什么样的工作无所谓的感觉,导致子女对就业不够重视,缺乏远大理想抱负。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暂时不工作,也是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态度。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仍在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选择和就业取向,甚至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对地域和职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四) 个人层面——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不准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实际访谈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定位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不准确的自我定位使他们职业价值取向也偏离正常的轨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找不到自身兴趣和个性 
  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选择时最注重的并非个人兴趣。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何种职业,因而无法确立职业理想,感受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丧失了积极进取的动力。


浅谈基层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文物档案管理建设刍议
浅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与人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创新服务延伸探索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基于电子政务环境下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研究
图书资料如何做好动态管理
高校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的意义与有效措施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初探
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的必要性初探
职业技术学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工作探析
论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浅谈应用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