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叶冬花 字数:3060 点击:
摘 要:困难职工帮扶档案是各级工会掌握困难职工群体状况,开展送温暖和帮扶救助工作,反映困难职工真实情况和推动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新时期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能为工会“精准帮扶、高效帮扶”提供可靠保证,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人格尊严,守住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管理工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开展对困难职工和农民工的帮扶服务,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赋予工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开展好各项帮扶工作的基础,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时期要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工作,进一步提高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工作水平,充实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内容,精炼档案材料,使其编排更合理,管理更科学,更好地服务于帮扶工作,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做好新时期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严格标准,规范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建档
首先,各级工会认真要学习、熟练掌握全国、省、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准确把握建立正式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原则,不得随意扩大建档范围,意外致困户应是因各类自然灾害或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且需要工会长期帮扶的,一次性应急帮扶则需建立临时救助档案;农民工档案应严格按照建档的几项具体标准。其次,各级工会切实负起审核把关的责任,对基层工会上报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对不符合建档要求的档案坚决清退,对工会帮扶管理系统软件内不符合逻辑、不真实详细,漏填、错填、少填困难职工信息的档案及时返建档单位予以修改完善。 再其,实现建档人数与工会长期帮扶救助人数相当,真正实现依档帮扶,全面覆盖。区域内各单位工会每年两次(上半年3、4月两月,下半年9、10两月)集中对工会帮扶管理系统中现有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和“农民工档案”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树立重数量更重质量的意识,对不完整的档案及时补齐各项内容,对已脱贫、调离或无法联系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及时注销。最后,困难职工登记表是困难职工状况的原始数据,也是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最基础工作,各级工会干部带着对困难职工的深厚感情不怕繁琐,对困难家庭状况清、困难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丢一人,确保每一位困难职工都能纳入到帮扶档案管理系统。
2 落实责任,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管理工作领导
各级工会要进一步认识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建设在工会帮扶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困难职工建档管理领导小组,由小组成员对基层上报的困难职工档案入户抽查、核实,领导小组制定制度、措施,定期研究分析本地区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遵循“先建档、再帮扶、实名制、重实效”的原则,以规范建档来规范帮扶救助的对象及程序,提升帮扶工作效率和质量。上级总工会和同级档案部门在做好本级建档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下级工会及基层工会的指导、监督、检查,做到层层负责、严格把关。困难职工因工作变动或所在单位被撤消,相关单位工会应妥善做好档案移交工作,确保困难职工档案管理,达到数据准确、统计及时、帮困有力的工作要求,切实为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题。
3 建规立制、使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为了切实做好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信性和保密性,必须结合帮扶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工会困难帮扶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管理制度》《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困难职工档案保密制度》、《困难职工帮扶档案收集归档工作制度》、《困难职工帮扶档案查阅制度》及《困难职工档案员岗位工作责任制》,《工会帮扶管理系统软件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规范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使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
困难职工帮扶档案是日积月累长期形成的宝贵财富,妥善地保管好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对帮扶工作发展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建立档案借阅、查询、使用制度,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工会帮扶管理系统软件每级设管理员一名,管理员要专人负责,对所有的用户进行审核,合理分配用户的权限;加强密码管理,启用数字加字母组合,定期更换密码;要尽量减少用户使用范围,临时使用的用户须及时删除,坚决杜绝困难职工数据和帮扶信息外泄以及丢失的情况发生。对私自损毁、擅自涂改、伪造档案和因工作失职造成档案丢失的人员要给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切实把档案的保管和保密工作落到实处。
4 注重学习,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
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由于设备的现代化,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对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业务娴熟、综合素质高,在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中才能够当好参谋和助手。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工会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参加管理培训班、提供相关书籍、加强横向交流等等,鼓励其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作为新时期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必须不断学习,特别是在计算机知识、信息文化的学习与掌握上下一番工夫,学一身本领,使自己成为具备信息知识和网络文化的综合型档案管理人才,以保证本职工作任务的完成。各地市档案局都组织档案专门岗位培训及相关培训,各级工会要积极派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应参加学习,提高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水平
5 动态管理、达到精准帮扶、高效帮扶
帮扶救助必须要以动态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为依据,遵循先建档后帮扶,帮扶对象实行实名制,手续完备。结合本地实际,在运用好档案管理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工会帮扶系统的帮扶平台开展帮扶工作,录入帮扶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使用工会帮扶管理系统的各项延伸功能,充分发挥工会帮扶管理系统的作用。各建档单位对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录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各级工会每年两次(上半年3、4月两月,下半年9、10两月)集中对工会帮扶管理系统中现有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和“农民工档案”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并向上级工会报告清理情况。建档2年以上的临时救助档案应予以注销。 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即时调整完善,对因灾因意外造成临时困难已得到救助的或生活状况逐步改善已脱困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进行分别注明,不再纳入当年的救助范畴,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退出帮扶档案系统。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动态管理,确保帮扶工作的精准、高效。
6 结语
在新时期施行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更大地发挥困难职工档案的利用价值,提高帮扶水平,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帮扶、高效帮扶”。所以当前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是摆在工会君面前急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2006.10
[2]马杰.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困难职工帮扶档案的管理工作[J].魅力中国2011.7
[3]肖燕.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商界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