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从印度河而来的蚀花肉红石髓珠

作者:李海艳 字数:3964  点击:

摘 要:近年来,国内收藏圈兴起文玩热潮,因拍卖行和古董商们不断炒作,热潮延及中高古时期的玛瑙珠和各式贸易珠,包括了蚀花肉红石髓珠。但是国内的收藏爱好者们对它们的认知并不深刻,多是简单将其归为舶来珠或古代贸易珠。又因为利益的驱动催生了造伪,市场上鱼目混珠。这篇文章旨在追溯此种珠子的来源,从其自身的特征、传播历史,以窥探一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状况。

关键词:古珠收藏;溯源求古;中西文化交流

1 目前国内古珠市场

近年来,国内收藏圈兴起文玩热潮,其中带有佛教信物意味的藏传天珠类,在台湾大陆两地先炒作起来,不少影视娱乐明星参与其中更是推波助澜,古董商们也在不断炒作西周玛瑙、蜻蜓眼等高古珠,热潮再延及中古时期的玛瑙珠及各式贸易珠,其中包括了这篇文章里将要介绍的蚀花肉红石髓珠。

国内古珠行家与收藏爱好者大多数对它们的认知并不深刻,多是简单将其归为舶来珠或古代贸易珠。市面上这类珠子大都是国内外的古玩商从境外淘入,普通消费者更是少知其底细来源。同时,利益的驱动也催生了造伪,新仿珠大量出现,鱼目混珠。

2 蚀花肉红石髓珠简介

世界上很多地方包括我国境内均有这类珠子的考古发现,各大博物馆也有收藏,诸如大英博物馆存有的蚀花肉红石髓珠为两河流域出土;巴黎卢浮宫收藏的一串为1932年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境内队苏萨发掘出土;巴黎吉美博物馆所藏的为1948年法国考古队在印度南部的阿里卡梅都发掘出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一串带有此玉髓珠出自乌尔王陵墓的珠饰等等。

蚀花肉红石髓珠,由我国考古界泰斗夏鼐命名,英文为EtchedCarnelianbeads.据他考证,制作这种珠子的石头原料在矿物学上应称作肉红石髓,通体基本一色,肉红色据多,也有深红、褐红、橙红、橙黄或蜜黄色的,皆为通体一色。

根据夏鼐的介绍,1930年代英国人麦凯(E.Mackay)曾调查采访今巴基斯坦信德省(地处印度河流域)的萨温城(SchwaninSindh)的一个老工人,基本搞清楚了其中一种蚀花方法:用一种野生白花菜嫩茎捣成浆糊,和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调成半流体状,过滤制成绘花颜料。在已磨制光亮的干燥肉红石髓珠上,用此颜料绘制花纹。再将绘好花纹的珠子熏干后,埋在木炭余下灰烬中。然后取出等其冷却,快速擦拭,即可得光亮的蚀花石珠。麦凯后来自己再作试验,并将操作过程略作改变,可以让石髓珠在加热后不至变色。

英国人贝克(Beck)把这类珠子根据蚀花方式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是在矿石的天然基色上用白色线条绘制图案(红底白花),比较常见;类型二是矿石整个表面都被染成白色,把白化的表面作为底色,在其上面绘制黑色图案(白底黑花),不太常见。另外,经后世学者研究,可能还存在第三种类型,即直接在珠子红色的表面绘制黑色的线条(红底黑花)。

在对类型一的样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后,贝克将蚀花肉红石髓珠子的年代划分为以下三个明确的阶段,后来弗朗西斯(Francise)对这个分法提出过修正,但目前还是以此为主流:早期,公元前2000年以前,以眼形为主,在埃及、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和印度河流域的遗存中有发现;中期,公元前300年~公元200年间,以直线纹和十字纹等几何纹为主,地理分布比早期广泛,包括中国新疆等;晚期,公元600年~1000年间,以曲线纹或卷草纹为主,曾在叙利亚、土耳其、印度、高加索、克里米亚等地出土,我国境内也有发现。

3 我国境内的考古发现

虽然目前国内市面上有很多这类珠子在流通,但境内有明确考古记录可寻的仅有几十颗,以下罗列几例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中出土1枚,肉红色枣核状,饰白色纹带三周,无光泽,手感粗糙。此珠曾经夏鼐鉴定,确认为蚀花肉红石髓珠。

*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墓出土1枚,肉红色,整体略呈圆形平底,有白色辐射线四条,中间各饰一小白色圆点。年代推定为春秋晚期偏早阶段。

*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出土17枚。第一次发掘的1枚为椭圆形,肉红色,表面白色蚀花为圆圈纹和曲线纹图案。第二次发掘出16枚,考古报告未发表图片或者线图,只在报告结尾提到其出产于地中海。这也是至今为止我国境内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数量最多的一处。报告里将其年代定为战国末期至东汉。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出土1枚,呈枣核状半透明,橙红色,与一串肉红石髓珠串珠一起。表面蚀花为十道白色平行线纹,分四组,中央两组各三道线,两端各两道线。年代大致为西汉中期。

*新疆和静察吾呼沟墓地出土6枚,其中M18出土1枚,但从报告所附黑白图版中判断可能是5枚,,形体较小,白色直线纹。M4出土1枚,蚀花为直线纹,串珠之一。年代推定为汉代以前。

*广州汉墓出土2枚,均为圆管形,其中一粒表面饰白色纹线,发掘报告认为是饰涂上药物腐蚀而成。年代为西汉后期。

*青海都兰智尕日6号吐鲁番墓出土5枚。年代为唐。

从目前为止所能检阅到的材料中可以看出,蚀花肉红石髓珠主要散布在我国的西部和南部沿边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零散出现,而北方地区则没有发现。流转的时间,则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汉代前后比较盛行,后期至唐。在我国境内各个时期的墓葬里出土过很多种类石珠,但此种蚀花珠仅有此几十块,且没有发现相关制造场所,可以推导出它非我国境内产品,只是通过交流流转到此。

4 蚀花肉红石髓珠的源产地及相关背景

哈拉帕(Harappa)遗址,是位于现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拉维河流域、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城市文明遗址。由于哈拉帕是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作哈拉怕文明,其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2600-公元前1900年。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昌胡达罗(Chanhu-Daro),发现有哈拉帕文明时期制造蚀花肉红石髓珠等各种珠子的作坊遗址,这也是目前为止仅被证明了的一座此类作坊。在哈拉帕地区还发现有多处珠宝宝藏,并且几乎所有哈拉帕文明时期的遗址里都有珠子的加工和使用,其中最具标识性的就是肉红石髓珠及其延伸品,由此可以确定这里就是蚀花肉红石髓珠的源生产地。

有自然的眼睛图案和有带纹的玉髓珠是哈拉巴珠宝中最流行的,也是最有价值的。这样的珠子可以用来保护佩戴者、分别佩戴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生产这种眼睛纹饰珠子的惟一石头来源是球形碧石、各种带纹玛瑙和红-橘黄色带玉髓,这些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原料。但是这些石头在印度河当地的资源极其匮乏,工匠们便发明了仿制红-白眼睛珠子的技术,创造了多种使这些白色图案持久的方法,并且在不同形状的珠子上绘制它们。

印度河流域有着高效的运输和贸易网络,不仅从邻近地区获得本地并不具有丰富资源的原材料,也在更远的地方建立了贸易站。受到开拓市场和带回外来品有奖赏的激励,一些勇敢的印度河商人经来到更远的波斯湾上游,最终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及其他地方。

对今伊拉克境内的刻什、乌尔、泰尔·阿斯玛等地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详细的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是在印度河流域制造的;其他的是利用印度河的钻孔技术和原料,并被制造成美索不达米的风格。

5 从印度河到中国境内

历史上,中国与印度河的交往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两者之间的往来已见于文献记载,在这个时期的墓葬考古中发现有蚀花肉红石髓珠,已足以说明这点。西安美术学院的候懿航把之前国内学术界对这种石髓珠工艺由印度河到我国境内的传播路线总结了一下,虽然我个人更倾向认为,这些只能说明其传播路线,未必就是工艺发展路线,但他的总结也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播到我国云南地区,东南亚地区也受其影响(近年内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等地都有此类珠出土);

2、由西北游牧民族中的赛种人传入。由于塞种人游牧民族的迁徙性,或通过贸易或通过宗教供奉,把这些珠子遗留在他们所经过的新疆、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区。

3、雅利安人南迁。由雅利安人从印度河将蚀花石髓珠传带至西藏地区,再由西藏地区分别南北向传播到新疆及云南等地区。

蚀花肉红石髓珠从公元前2500年时的印度河流域开始生产、传播,待辗传到我国境内时,已经是春秋时期,距离源头已有千年历史,所绘制的花纹图案也已经百般变化,但是出土此类珠子的墓葬规格都普遍较高,主要集中在社会上层。远道而来的它们不仅起着装饰作用,也还是一定社会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宿白在《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中说:无论西去的还是东来的,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相反都有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某些外来的文化器物到了新的地方,必然要根据新的地方的传统而有所改革,比如西去的陶鬲和东来的短剑。此种蚀花肉红石髓珠从印度河传到美索不达米亚等其他地方时,在图案上就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或因为我国境内从未生产过,只是流转传播到此,并没有发现有跟中国传统工艺相结合的类似肉红石髓珠。当然,这种工艺或被转嫁去其他材质珠子或器物上。

6 结语

蚀花肉红石髓珠等古珠的研究有着考古学、工艺史、贸易史、图腾宗教等方面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尚属于冷僻晦涩的范畴,而且年代地域跨度广、信息散乱交杂,类型学的准确断代和来源判定难度较大。当前国内的古珠收藏、研究方兴未艾,工艺史与传播史的许多关键学术细节问题还未真正解决,尚待学院与民间传播者共同努力去溯源探古。

参考文献

[1]作铭(夏鼐).我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J].考古,1964,(6)

[2](美)乔纳森·马克·吉诺耶著,张春旭译.《走近古印度称城》[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赵德云.中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研究[J].考古,2011,(10)

[4]侯懿航.关于蚀花玉髓珠的几点认识[J].丝绸之路,2016,(2)

[5]宿白.《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相关推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