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师生面临困境的探究

作者:郑远锋 字数:3684  点击:

摘要:教育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计,每一次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都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以来,农村义务教育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有所发展,并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此同时乡村师生在这一变革中却陷入到了一定的困境中。基于此,本文从“后撤点并校”时代背景出发,探究乡村师生在这一转变中面临的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乡村师生所面临困境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后撤点并校;学校布局;心理健康;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254-02

1.相关概念概述

1.1撤点并校政策

“撤点并校”并不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其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在我国2001年开始推进实施的面向全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之中,更是被多次提及。在这一乡村学校改革运动中,是将农村原有的中小学和教学点进行裁撤与合并,使农村的学生到教育条件更好的城镇学校就读,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撤点并校的主要原因是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滞后影响在在农村地区不断显现,加之城镇教育优势的诱引,使得大量农村适龄儿童外流,导致农村中小学适龄儿童人数骤减。这样一来,过去形成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一村一校”的学校布局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了。为了达到集中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率的目的,使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及地方政府在本世纪初,对一些分散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

1.2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形成

从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撤点并校”实施所达到的效果与最初制定该项政策的初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违背。一些地方政府和行政教育部门并未对当地农村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加上出于减少地方财政支出、方便集中化管理等目的,便“一刀切”地撤并了一些本应保留的农村中小学校,尤其是一些教学点。结果导致了一些诸如休学率辍学率攀升、农村家庭教育成本上升、学生交通和安全隐患加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割裂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显然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泱,很有可能会加大“撤点并校”政策执行的阻力,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下降,甚至会滋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温床。

鉴于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9月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文件,叫停了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标志着农村义务教育由此进入了“后撤点并校时代”。

2.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师生面临的困境

2.1对乡村教师而言

(1)乡村教师工作量增大。撤点并校后,中心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原来分散在各个乡镇的学校集中在一起。因为不同老师的业务水平不一致,会使得整个教师团队的水平并不理想;另外中小学教师中专任教师的数量处在一个相对短缺的状态,实际教师队伍中甚至还存在代课教师……在并校之后,由于学生的数量增多,学校不得不对原来的班型设置进行加大处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本来所受的教育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对于课堂的接受程度亦是不一样的。类似的种种问题都会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对于教学任务的把握也会产生偏差。此外,对于一些寄宿学校的管理,因为缺少宿舍管理员等专业人员,一般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兼任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增加教师额外的工作负担。

(2)教师要离开舒适区,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子。正如上文提到,中心校的教师大多从原来分散在各个乡镇的学校整合过来,这意味着教师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各原有乡村学校的教职工整合到一起,因为教师之间教学方式,教学互动交流等存在差异,这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以及心理压力,这些因素长期积累将会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3.新进教师数量骤减

“撤点并校”政策使得农村教师队伍中的“教龄高的老师”损耗严重,也使农村学校在引进新的年轻教师时陷入困境。一些中心校教学压力大、薪资待遇低等工作环境加大了年轻教师进入农村教师队伍的阻力。教师是支撑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血液,优质教师“进不来”,那么有可能导致农村学生也难以“出得去”,这种现象还会陷入一个死循环。

3.1对学生而言

(1)产生了新的“上学难”问题。由于撤点并校在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大量的教学点被“一刀切”地裁撤,一些地方盲目撤销大量教学点,使得很多农村学生不得不前往中心小学就读,导致其往返家校的路程大大增加。很多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学生往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往返家校。“冰花男孩”的照片刷遍网络的现象正是对这种情况的一个例证。为了不影响学习,许多上学路程较远的孩子,不得不选择寄宿在学校,每周仅在周末才回家一次。不幸的是,寄宿学校所产生的额外费用,无形中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也间接提高了乡村适龄儿童被迫辍学或休学的概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不放心他们寄宿在学校里而不得不选择走上了“陪读”这条路,这意味着一个家庭因此失去了一个劳动力。

(2)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不可否认撤点并校后,新的学校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变好了,但是学生留宿学校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自然大大减少,导致学生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里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缺位。学生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或者因身体的发育所带来心理、情绪上的波动时,无法及时向家人倾诉。由于缺少了来自家人的关爱,正处在快速成长时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况且,由于很多乡村学校缺乏专职的心理教师,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

4.对后撤点并校时代乡村师生面临困境的建议

4.1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

正如上文所提,经过撤点并校后形成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布局结构,可能会导致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得当,带来农村学生上学难的新问题。事实上,农村适当的小规模学校的存在不仅是合理的,其还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会出现适龄儿童减少,学生住址分散、交通不便利等诸多限制“撤点并校”深入推进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适当地保留一些小规模的学校,以便保障农村每一位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在不具备恢复学校和教学点的地区,要加大对学生的经济支持力度,如提供校车接送或者补贴交通费等。

4.2优化新型社区布局

显然,对于撤点并校后已经初步定型的乡村学校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根本性的改变,要想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就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调整居民住址的分布,从而间接调整入学儿童的分布。为应乡村振兴的以及精准扶贫的需要,政府可以主导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新型社区应更加强调生活共同体的概念,它是建立在新型生产力基础上的,是新型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它具备更多的功能,同时更加灵活,可以适用人员频繁流动的需要。具体到实践层面,就是要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建设,纳入到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处理好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小学建设与原有学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改变过去常常使用的一刀切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撤点并校对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4.3学校应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切实改善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学校首先要负起责任。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帮助学生度过心理转变时期的难关。专职的心理老师应负责地传授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调节问题学生的心态。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培训室、心理辅导中心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乡村小学还应加强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对寄宿生管理的好坏是学生安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关系到学生家长的负担与压力、任课教师的管理负担。具体来说,在宿舍管理方面,要选用有管理经验的生活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全方位管理,要对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负责,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性。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家庭的心理压力,也减少了任课教师的额外负担,让教师可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教学任务上。这样的措施会使得撤点并校的各个参与主体受益,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4.4完善教师队伍流动机制,为乡村教师注入新“血液”

首先,要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补给,引导更多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积极探索师资流动模式,如实施优质教师流动制,诸如“农村特岗教师”、对口帮扶”、“换岗支教”等,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榜样引领作用。另外,农村学校应该更重视心理老师队伍的建设。在实际操作中,既要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又要配置具有专业背景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一味苛求像“撤点并校”这样的政策在执行中一帆风顺是不切实际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以一种更加宽慰的态度去探究各个参与主体面临的困境并加以解决。总之,我们应该给予深受这一政策影响的乡村师生更多的关怀,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质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企业培训项目的质量控制特点及要素分析
浅谈元素点、线、面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的特点与相关法律原则
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论地形图的特点及保密工作
谈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与特点
关于冷菜在酒店餐饮中的作用及特点
浅谈如何多角度分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国有企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抓重点见
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档案文件的整理要点初探
并行测试探针卡的移动规则选择
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对共青团“建功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万方网查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