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其中蕴含着无限的风景和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通过学习,可使小学生感受到古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有助于他们自身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善于借助导语、情境、小组互动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使他们站在诗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要求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来促进小学生的和谐发展,以将核心素养根植于小学生的内心。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古诗词的篇幅和比重,并要求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感受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以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出他们更多的个人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应以引导和鼓励为主,注重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审美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均不成熟,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是非、善恶、美丑概念,缺乏整体的审美体系。古诗词讲究词语、意境、韵律之间的相互结合,体现了独特的古典美。通过学习,小学生能被古诗词中的意境所吸引,情绪也会随着上下波动,在用心体会诗句和韵律的过程中,小学生脑海中会浮现出相应的画面,这能促使他们感诗人之感、忧诗人之忧,进而可促使他们意识到真正的美是什么,有助于他们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
  (二)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精华内容,能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更是历经了几千年历史的选择,其所蕴含的价值可想而知。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使小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忧国忧民情愫等,能有效帮助他们感知古代人的生活习惯、思想情感等,进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丰富学生情感
  小學生脑海中有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的个人情感也较为丰富,喜怒哀乐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了他们的个人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小学生的天性,使得他们学习的兴致不高。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把课堂教学归还给小学生,从而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设置导语
  在古诗词教学中,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精心设计与古诗词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导语,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唤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可使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部分内容时,诗人王维在17岁时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多年的思乡之情让他在重阳节这天,思念自己的亲人与朋友,尤其是在繁华的京城长安,看着兴高采烈的人们和热闹的场面,自己内心的惆怅更增添了几分。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引导小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远离亲人和朋友,,独自在外漂泊,内心会有怎样的感触呢?在小学生交流与讨论后,教师可设置如下导语:农历九月九日这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借助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等各种活动来怀念亲人、祈求平安。但有一个人却非常的孤单落寞,在此时想起了自己远在家乡的亲人,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借助导语,小学生能在思乡的氛围下,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设置导语,能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水到渠成,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创设情境
  真实的情境能使小学生进入诗人所构建的诗歌世界中,可使他们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无效的情境则会使小学生的思绪游离在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使得教学效果得不偿失。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以带领他们在诗歌世界中自由地遨游。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学习古诗《咏柳》时,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气息,春风吹拂下的柳树展现出了自己迷人的姿态,为春天增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诗人贺知章的笔下,对柳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更是跃然纸上。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画,以创设逼真的情境。诗与画有相通之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色彩鲜艳的多媒体画面,总是能带给小学生无尽的遐想,鸟语花香、柳树冒芽的场景则把小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那年春天。在具体情境下,可拉近小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能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流畅自如。
  总之,借助情境,能使小学生全方位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真,进而能丰富他们的个人体验,活跃他们的语文思维。
  (三)小组互动
  小学生是古诗词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甚至还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小组互动的形式,以在群策群力下,激发出小学生更多的聪明才智。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维也是局限的,而一群人的智慧和思维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小组互动交流可促使小学生绽放出更多的光芒。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学习《山行》部分内容时,诗人通过对秋天红叶的描述,表达出了对秋季的热爱之情。秋天本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硕果累累的季节,除了杜牧,还有很多诗人也描写过秋天。但在小学生的眼中,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并不同于诗人,有的学生喜欢秋天的水果,有的学生则更喜欢炎热的夏天。这样教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将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鼓励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是什么,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诗人杜牧为什么单单爱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到底是什么让诗人流连忘返,沉迷于此呢?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思维习惯等各不相同,他们对此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使小学生收获更多,有助于他们建立起科学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中职语文“导学探究式”课型设计与实施
成语文言两相宜
谈提高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