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如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扭转教学困局,为学生提供真正有效的阅读指导则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文章从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出发,简要分析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协调教与学的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教学准备、阅读指导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应采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互动;有效策略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提出多维度要求,其中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情感价值以及人文素养的发展等。而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围绕学生的推进课程目标的落实则是教学有效性最基本的体现。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阅读基礎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接受文化熏陶。但是,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来看,学生阅读综合素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短板。因此,教师应围绕阅读中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沟通,探究合理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表现
发现并剖析问题是“提出教学优化策略,完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基本前提。通过对参考文献的查阅以及教学实践调查分析,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文本的研究不够深入,难以围绕学生主体构建合理的阅读指导方案。学生主体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逐渐融入阅读教学之中,教师需要从备课开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对学情的分析不够深入,依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文本之上,围绕文本设计阅读过程,而不是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建构;学生在课前阅读环节的参与度不高,同时也缺乏自主性,无法通过有效的课前自主阅读为后续课堂上的互动讨论、深入交流做准备。第二,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教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推动下进行,教师的讲解占据大部分时间,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少;课堂氛围沉闷,师生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停留在文本理解之上,缺乏对阅读方法的总结和交流,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深入学习。第三,在课后评价分析环节,教师、学生的反思过程流于形式,缺乏对教与学过程真切的感悟和反思,自然难以对下一步的阅读做出纠正和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所获得的评价信息比较片面,无法形成有效反馈;评价更多的是局限于学生的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环节,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形成有效监督和激励,影响了课外阅读目标的实现。
三、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还面临着种种问题,教师要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改变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而要想解决问题,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低效等情况,教师需要做好阅读指导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分析学情、协调教学关系、优化教学评价等手段,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立足学生主体,做好阅读教学准备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初中语文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在课前准备阶段,对各种教学元素进行分析、整合,围绕学生主体,分析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并利用导学案促使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上的阅读理解做好铺垫。当课堂上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和教师就都有了方向感,所以说课前准备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应做好学情分析。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偏好等决定了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把握,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例如,在《邓稼先》的学情分析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人物传记性文章比较感兴趣,但是,文章在人物传记中加入了议论和抒情,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情感及作者情感会产生一定难度。因而,教师在课前指导中可以引导学生搜集邓稼先、杨振宁等人物的资料,了解当时的国内国际的形势,结合丰富的材料进行阅读感悟。其次,教师应深入文本解读。文本融合知识与情感,也是学生学习阅读技巧的载体。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文本特点,构思设计恰当的阅读指导方法。例如,《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文字中描绘的黄河形象,在充满冲击力和震撼的情感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在《木兰诗》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教学,对学生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故事氛围中体会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最后,教师应合理设计导学案。导学案汲取了传统预习模式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同时也对学生的自主探索提出要求。在课前阅读指导中,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效果,教师应设计导学案。导学案中包含自主阅读目标以及文本相关题目,同时也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空间,要求学生根据阅读体验提出问题,以作为课堂讨论。
(二)协调教学关系,优化阅读教学指导
在课堂阅读指导中,教师应注意协调教学关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位置回归到主动学习的环境中来,经历阅读过程,提高阅读效果。
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设计,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对一篇文章产生主动阅读、思考、探究的兴趣,是教师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兴趣能够启动学生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跟随好奇不断探索文本内涵,进而产生拓展阅读、深化阅读的欲望。基于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方法,促使学生结合兴趣、经验与文本建立情感联系。例如,在《社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社戏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情境吸引下逐渐走进鲁迅先生的文字,了解作者记忆中家乡的社戏,以及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品味作者对故乡的怀恋之情。其次,教师应平衡讲解与提问的关系,为学生提供质疑、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控制讲解时间,为学生的自主表达预留机会,促使学生的观点、想法在课堂上碰撞,进而从更加多元的角度理解文章。例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为学生品味文本语言提供了机会,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翩然归来”“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等句子进行赏析,表达由不同修辞手法引发的联想,并在观点的交换中丰富了阅读体验。最后,教师应引导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分享阅读、共同学习。在阅读中学生的合作讨论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成型的各个学习小组设计合作任务,驱动学生在内部交流观点,教师则通过巡视监督、指导学生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发展合作精神,同时体现学生群体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