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绘本故事在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使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形成价值观和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但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教学或者道德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现行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低年段)引入了“绘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形成学生的价值观。文章主要论述绘本故事的价值以及使用策略,从而更好地挖掘绘本的内涵,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绘本故事;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段
  绘本故事从儿童的生活出发,用故事的形式向儿童传授知识和道理。它迎合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需要,由于课堂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们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每个场景、每种情境,这时,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引入了绘本故事,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进入,而且能更直观地展示各类生活情境。教材的页面设计是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呈现本课的主要内容,下部分是副线的绘本故事,与本课主要内容紧密联系,起着补充拓展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不明白本科绘本故事的编写意图,仅仅将这个故事一读而过,或者是随意延伸,脱离本课主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一、 绘本故事的使用价值
  绘本故事内涵丰富、形式各异,它们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些什么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绘本大多是以儿童喜欢的小动物或者是同龄人为主人公,人物形象可爱有趣,能够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图片色彩鲜明,文字简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一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中的绘本故事《谁精神?》中,出现了孔雀、小熊、猴子、黄莺、天鹅、猫头鹰、公鸡,上课伊始,老师就让孩子们阅读绘本故事,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吸引住了,自然而然也就跟着动物们一起思考什么样的表现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二)再現生活场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问题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但是课堂上无法让学生真实体验每个场景,因此我们的教材将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各类故事相结合,再现了学生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或者困惑,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中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个不讲卫生的小猪皮皮的故事,其中出现了很多生活中学生常见的不整洁的表现,孩子们一下子就认识到了这样的行为我们经常看到,甚至有时在自己身上也容易出现。读完了这个故事,学生也就知道了不爱整洁的孩子是无法获得大家的喜欢。只有贴合学生生活的体验和认知,才能走进学生的心中。
  (三)焕发课堂活力
  绘本故事内容简单,但是内涵丰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带领着学生走进绘本故事,讨论绘本故事,每个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是有话可说的,甚至因为他们的儿童视角,往往能说出老师意想不到的内容。例如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中,学生阅读绘本《动物老师》,然后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和动物相处的真实故事和体验,学生自主发挥、自主表达——真正的喜欢得是了解动物习性基础上的喜欢,得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利。这样思维碰撞的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的同时,也能收获阅读和自由表达的成就感。
  (四)落实育人目标
  绘本故事包含着深刻道理、道德传统,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5课《坚持才有收获》中,教材引入的是《青蛙看海》的绘本故事,教师设计让孩子们讲讲故事的内容,尝试理解故事内涵,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能力;接着让学生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利用这个过程让孩子体验青蛙的攀登之苦,体验一步步努力后完成梦想之甜。阅读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绘本故事的教学契机
  每一课的绘本故事与正文的关系不尽相同,如何使用、何时使用,都需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理清每课脉络之后,精准地选择使用契机。
  (一)用作贯穿课堂的线索
  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绘本作为贯穿整节课的线索,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3课《我能行》中的绘本故事是《咪咪学本领》,执教时,教师出示图一和图二:小猫咪咪看到有大猫咪很熟练地抓住了老鼠,它也想成为捕鼠高手。引导学生说说你周围有哪些很好的榜样,你想有哪个方面也值得大家学习?这是和本课第一板块“大拇哥送给你和我”相匹配的;随着故事推进,出示图三和图四,说说咪咪遇到的困难,结合课文第二板块“我哪里还不行呢”情境图,,引导学生找找图片上小朋友们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身上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然后进入课堂的第三个环节“我也能行”,读一读大花猫的提醒,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相信自己能行,我才可能行;故事最后,咪咪终于学会了捉皮球,那捉老鼠也不在话下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情境图,思考:谁才能像咪咪一样获得成功?通过辨析,让学生体会到不能光嘴上说说我能行,要自己付出努力才行。这节课按照“绘本导入——找找不足——建立自信——付诸实践”这一流程,环环扣住绘本故事,将故事情节贯穿本课教学,用故事中的困惑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应问题。
  (二)用作一个独立的教学板块
  绘本故事作为每课独立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用作贯穿课文的线索,还可以独立设计。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导入本课,例如二年级下册第15课《坚持才会有收获》,就可以用《青蛙看海》的绘本故事导入;也可以作为本课的结尾,例如一年级下册第3课《我不拖拉》,其中的绘本故事是《拖拉鸟》。在学习了课文内容,知晓了为什么会有拖拉行为,拖拉行为会有什么后果以后,可以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拖拉鸟改掉了拖拉的坏习惯后,会有哪些变化?如果它还是坚持不改,又会有什么后果?这样便能深化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用作正文的补充和延伸


公共图书馆少儿绘本阅读指导之探索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情景教学
如何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及对策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