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优化对策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目前,教育部门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并在近些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落实,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越发重视。现阶段,在初中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后期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根据教材案例开展多角度深层次研究,进一步创新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希望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对策
作为一门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初中科学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进行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重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初中科学实验,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严谨、务实的学习品质。而且,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并对他们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有非常好的培养效果。但是,从目前实际在开展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发现,很多师生对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依然比较重视理论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价值,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文章就针对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改进策略,希望对初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一、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实验在科学教学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充分认识到科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目前实际在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部分教师和学校对科学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升学压力的增加,往往使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而忽视了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陈旧
初中6册课本中涉及到与实验相关的活动、探究、实验等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处,但这些实验真正的利用率并不高,往往常做的就那么几个,且很多教师为了简化教学过程,只是简单演示一下,很少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甚至直接通过口述的方式对实验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但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实际起到的教学效果也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对科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实验成效低
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在他们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事情都是模仿教师,比如在开展实验的时候,学生一般只是仿效、照搬教师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很少会有自己的创新,看起来很热闹,,很多时候却连实验原理都没弄明白,并且,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讲学,实际的科学实验成效非常低。
(三)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在开展科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知识的能力缺乏关注,一切都是为了分数。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科学实验的兴趣,认为科学实验课程只是单纯地进行实验,忽视了该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正确地认识,最终导致这门课程的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出来。
三、 初中科學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动力,要想学生自觉、主动、热爱学习,首先要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皮亚杰曾经说过:“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教师在开展科学实验设计的时候,要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打造学生们熟悉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构成”一课的时候,教材中对物质构成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并通过展示沙雕作品,引出了大千世界中的各种物质,是否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提问。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应当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实验导入的方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设计演示实验“苹果的魔术”,把滤纸剪成“苹果”的形状并蘸上酚酞试液,用细线悬挂于装有浓氨水的烧杯口上方,可以观察到“苹果”会逐渐变成红色,而放在别的位置,“苹果”会逐渐恢复成白色。学生一片惊讶:为什么?这种实验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之后就可以通过闻氨气的气味(演示扇闻法)引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解释为什么“苹果”会变红。所以,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设计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要给学生带来直接地触动,让他们对知识要点有直接感受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科学素养越来越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显出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对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来说,教师要不断提高实验开放程度,重视实验设计过程,让学生自行制订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做的就是对方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经过小组讨论、组间讨论等方式,比较不同组间实验设计的优缺点,从而找到最优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有充分地了解,实现清晰化、条理化的实验。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质的分离”第二课“过滤”部分内容时,需要设计制作一个简易多层沙石过滤器。老师事先将学生分好组,提供相应实验材料,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在导学案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再将各自的实验设计在不同小组间交流讨论,确定各层材料的摆放顺序,找到相对最优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尽量让学生在实验时都参与进来,互帮互助,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解决人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中的饮水问题有很好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