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艺术的运用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全文围绕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的运用进行展开说明,第一章简要对课堂激励性评价、美术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性评价等三方面进行简单概述。随即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注意事项在第二章展开案例运用分析,第二章分别通过趣味性语言、导向性语言、形象性语言、激励性语言、煽动性语言等五方面语言艺术展开详细说明,分别对应了五个教学内容类型分析来巩固说明,最后一章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艺术;美术教学案例
  一、 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特点
  (一)课堂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多多對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通过积极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堂激励性评价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要富有积极性,是与消极打压性评价相互对立的,激励性评价能够维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课堂教学在方方面面能够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吸收和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时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激励性评价有一定的时效性,强调教师在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表现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抓住良好的契机,不能延时激励或是过后激励。课堂具与开放性的特点,所以激励性评价在语言上也要有开放性。教育不单单是为了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认识生活。激励性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不同,它的语言艺术涉及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需求等多个方面。
  (二)美术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
  一门优质的课程就是一门艺术,对于自带艺术秉性的美术学科,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更是一门值得深思的语言艺术。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所以评价方式自然多种多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时要用包容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三)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激励性评价
  小学美术课堂的主体是小学生,他们典型的特征就是身心发展不成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所以激励性评价不应只具备积极性评价的普遍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符合他们年龄段可接受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新鲜事物,课上也容易不集中,但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天性,不可避免。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评价时可在言语中流露一些稚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为什么有的美术大师在晚年作画时愿意回到孩童时期,因为孩童心思纯净,在画画时能渗透独特的情感,正因如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更加具有包容性,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绘画作品以及在美术课堂上的表现。
  二、 小学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趣味性语言艺术
  学生日常枯燥的学习自然对有趣的课堂导入产生兴趣,对于天性活泼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有趣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瞬间抓住小学生们的眼球,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下面通过一节课堂案例来展开。
  案例一:手工创作类课程
  教师采用了这样的课程导入:首先,教师以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为由吸引了全班学生的目光,大家对新朋友的到来都怀有期待。这时老师将自己制作的“手偶”教具展现了出来,两个手偶一个英俊潇洒一个古灵精怪,学生们还在沉迷手偶的造型时,老师随即又通过手偶对话的形式为学生表演了一段类似动画片式样的搞笑对话,古灵精怪的手偶率先发起对话:你们好!My name is逗逗,没错!就是和我性格一样的那个逗,也是逗你开心的逗,虽然我长得不如旁边这位仁兄英俊,但我十分具有才华,而且我很幽默,你们喜欢我吗?这时英俊的手偶插话了:嘿~老兄,你也太不谦虚了,我这样的帅美男可还没说什么呢!对了大家好,我叫帅帅,就是和我外形一样的帅,哈哈哈,喜欢我们吗小朋友,要不要一起走进我们的偶戏大家族啊!
  孩子们看着绘声绘色的表演笑得前仰后合,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进入到了课程的学习。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积极愉悦的情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驱动力,大大活跃了学生大脑思维的活动效率与对事物接受认知度的质量。教师通过“手偶”辅助教学,再加上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充分地营造了小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中的故事对话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学习的热情,为课程的后续进行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二)导向性语言艺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激发想象和开拓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使用好导向性语言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想让小学生主动进行美术学习,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导向性且要符合他们年龄段特性。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有目的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一个课堂案例来具体说明。
  案例二:发现生活类课程教学
  课程通过“吹泡泡”的形式开展,课程开始前,教师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出来:首先教师提问小朋友是不是都有自己的秘密呀!我们一会要了解的泡泡也是有自己秘密的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秘密是什么?一会要细心的观察呦!看哪个小朋友的心思最细腻了。对万事充满好奇的小学生们自然愿意去探索泡泡的秘密,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被激发出来。随即教师进入正课部分:这时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了现阶段的板书“形状与颜色的变化”,然后边演示吹泡泡边强调学生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变化。因为对学生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学生本着好奇的原则会全身心地进入到老师的节奏中,学生们观察后很快地就能给出答案,“泡泡是大的”“泡泡是小的”“泡泡是圆形的”“泡泡是椭圆形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等等。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发现都给予肯定,学生们观察力得到激励,自信心大增,为后面的泡泡教学起了好的开端。就着积极的学习气氛,教师又甩出了一个大的泡泡,这下惊呆了学生们,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老师强调继续观察泡泡里面有什么,多次的泡泡表演后,学生们渐渐发现“泡泡像是一个大镜子”“我们在泡泡里”“我们飞起来了”等等。老师继续引导,泡泡在飞,我们也在飞,那我们想去哪个地方啊?这时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有的说去草原;有的说去海边;有的说要飞向天空去找太阳公公。
  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细心观察、放飞自我,随着想象力的激发,情感上也得到了放松和升华。在这一课中,教师的导向性语言全程起着推动作用。孩子们在学习时不单单认识了泡泡的魅力,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说这节课是富含孩子思想情感和生命力的艺术课程。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论美术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思考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问答策略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拓展角度的问题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保护和开发河南民间传统美术资源的新探索
试论如何将现代平面设计与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相融合
美术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意义对比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