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收录网站: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
  • 收录网站: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
  • 网  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论文资源

小组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12:00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点击:

  摘 要: 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需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给学生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所以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让学生逐步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以下笔者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应用
  现阶段,教师不应再沿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应当引导学生探寻具体的学习方法并指导其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维教学目标。从大环境来看,眼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学生正在面临着全新的学习形势,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改革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教师应对此摆正认识。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分析
  首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激发其创造力。虽说政府部门已经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但班上的小学生仍旧主要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因为长期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交流,,再加上父母的溺爱,所以其创造能力方面已经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短板。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其实都不知道该如何与同龄人进行交流,而他们也会将这方面的困惑带到日常学习之中,最终将会影响到其创造力的提升。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他们学会与身边同学、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锻炼其口语表达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这方面的优化改革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在与身边同学进行讨论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也实现了对于教学活动的全方位参与,并接收到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久而久之,他们会逐渐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改变对于数学学科的刻板认知,这将为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很多数学教师都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实践,但实际教学中却还是出现了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没有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虽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让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出相应的主导作用,要完成前期分组以及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工作,之后还需要就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以提高其学习效率。然而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分析,眼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他们大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所以将课堂整体交给了学生,也没有就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解惑,这直接影响到了实际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今后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并把控好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之后才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组成员搭配过于随意
  给学生分小组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首先要完成的工作,这期间需要遵循相应的工作原则以及方式方法,但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分析,同样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关注到了这部分细节。大部分教师都只是按照座次的远近机械地完成了小组成员的划分,既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格以及特长,又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搭配。有的教师只是在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才将班上学生临时拼凑成小组,正常上课时根本没有给学生留出讨论交流的时间,依旧在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根本无法让学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即便教师布置了任务,他们还是会在那里打打闹闹、应付了事。出现上述问题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分组原则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分组,只是在被动地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讨论性与思考性
  日常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兼具讨论性和思考性的,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够有意义。基于此,教师要做好具体学习素材的选择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实际接受能力安排合适的合作学习议题,并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否则便会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日常教学中,虽说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学习实践,但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却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再者,部分教师所选择的学习素材也根本不具备讨论价值,所以实际学习效果根本无法保证。若解决不好这类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受到影响,最终也将影响到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 解决上述问题,优化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重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年龄较小,其并不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该教学模式要想得以顺利实施,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之后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对于刚开始接触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来说,其多会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不懂得利用合理化的分工去解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当该模式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会逐渐适应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此时,教师应该不再过多干涉,而是扮演好“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进展,以便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考试周刊杂志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