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将小学科学与小学数学进行有效融合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 随着目前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和推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改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已经成了重要任务。随着课程整合思维被引入教学改革,如何将小学科学与小学数学进行有效融合的问题,也同样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为了能够促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应用数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文章将据此展开具体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 小学科学;小学数学;融合探究;具体要点
数学与科学之间无论是从学科成果还是从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二者之间都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将小学科学与数学进行有效地融合,能够进一步的推进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发展,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就能够具备创新意识。科学现象是需要经过实践来证明的,那么对自然现象的计算、测量、制表以及作图等方面都离不开数学工具与方法的使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 小学科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数学与科学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可以互相交融的,他们互为补充,为彼此提供知识与能力上的支持,所以要将小学科学与小学数学之间进行有效融合,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一项内容。在数学与科学之间的融合下,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与贡献却是无法计量的,它们几乎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二者之间的结合将打开他们对新世界的认知道理,也对整体的教学改革有益。
要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的探究,率先就要掌握测量的技巧,只有在可靠的原始数据基础上,后续的科学分析活动才具有意义。那么在小学阶段,有关科学教学当中所涉及的測量项目多种多样,其中有物体的质量、体积、长度,也有关运动与静止的时间,物体的状态、温度等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测量项目。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所掌握的科学与数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有所把握,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测量精度、小数以及计算机等方面应用的综合水平。但是在科学课堂当中,应用计算也要考虑到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教学进度,在没有学到小数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估算,而学到小数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数据上体现小数,同时也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来进行调整。
例如,五年级的学生在学到有关太阳和影子的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到操场上站在阳光底下,由另一位同学来测量其影子的长度。很多学生会直接运用直尺来进行测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始终没有办法测量出一个精准的数据,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软尺来进行测量,但是由于软尺的精度不如直尺,此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只要将测量精度精确到厘米即可。此外,又或者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获得水温的数据,但是由于气候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水温实际上是一直在变化的,但同时水温的大小有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估测水温和允许实验存在误差也是需要在科学实验当中强调的要点。
最后,我们从数学和科学这两门学科自身出发来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发现,数学主要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在学生自我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而科学所强调的则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针对目前所观察到的现象来进行提问,并且通过观察与比较,还有对事物现象的分类分析去得出严谨的结论,在科学方法与知识的基础上对周围的现象有深入地了解,让学生对于自然可以充满好奇,在合作过程中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并且具有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能够针对自己所认为的错误内容产生批判与创新、验证的意识。综合这两个学科的各个特点来看,数学也的确能够作为科学探究的工具而存在。
二、 融合方法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整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教育目标的支撑,教师无法针对教学内容当中所需要向学生展现的价值来进行突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只有清晰的课程目标,,才会让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目的和实践计划来进行落实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方式来感悟数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合作交流与探究现象的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质疑。
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对科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核心要素来展开计划的制定。也就是说,在我们确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到科学知识的内容,也要能够对科学素养当中的成分进行渗透,全方位的保证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提升。科学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可能还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酸,教师如何将科学课程的严肃性转化为希望和生机,在小学阶段课堂中是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的,所以更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
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问题都要做好精心设计,精心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现实中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所有的问题也都要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益处,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精心指引下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且积极努力地去探究问题,学生也能够提升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性和兴趣,产生自我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例如,在科学课程中上的物理实验中,经常会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对各项数据求取平均数,而这就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二者之间的联系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习气氛更加的轻松愉快,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积极地交流与反馈来得出具体方法。
(二)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是学生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在评价内容当中,要既能关注到学生真正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体现学生的发展性,要以学生的长期学习发展习惯为基础来突显评价的重要性。评价不是为了让学生彼此之间知道互相的差距与水平,而是能够激励每一位学生关注自身的未来发展,提升内在奋斗的原动力。在评价结束过后,教师也要更多地采取肯定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勇敢地向教师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小学阶段的孩童尚未成熟,在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上都需要受到教师的辅助,所以教师一定要在科学与数学融合的过程中重视起教学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