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最佳语文学习方法之一。文章将从低年段学生的学情着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如何去做课堂笔记,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然后再总结这个方法的意义以及反思。
关键词:低年段学生;做笔记;注意;方法;意义
一、 引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学习阶段是孩子整个人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语文学习讲究听、说、读、写,关键落实点还在于写这一方面,学好语文尤其要培养孩子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科技的发展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往往低年段学生容易被形式多样的课堂呈现形式所吸引,对于课本内容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却不能将老师所讲的重要知识点牢记在心。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工具性”特点,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眼過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正确有效地培养孩子做好课堂笔记,是强化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最佳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做笔记的习惯呢?接下来我将从低年段学生学情分析、课堂笔记、如何去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做好课堂笔记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去展开论述。
二、 低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低年段小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和提升学生有意注意。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的知识是需要靠学生去识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预定学习目的,学生需要通过努力的注意,才能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语文课堂上做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基于低年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方法地引导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
三、 什么是课堂笔记
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是学习知识过程中把知识点记录在笔记本上后形成的记录。做好听课笔记,有助于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一致,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低年段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特点,对于课堂的专注力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很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单纯靠教师的口口传授,往往教师教的累,学生达到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写这一块要求较高,因此,记课堂笔记不失为解决问题,提高效率的方法。
四、 如何去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
(一)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低年段的小学生因为生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这是共性。我们教师要引导和提升学生有意注意。因此,在引导低年段小学生做课堂笔记之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除了日常训练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生动的语言、个性化的肢体展示、富有趣味的课堂设计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但语文课堂不是听听玩玩即可,要把握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需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师培养学生课堂专注度,提高学生注意力是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前提,而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做笔记又会促进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提高。
(二)教师要率先垂范
低年段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在开始的时候,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哪些该做笔记,哪些不用做笔记,在学习上更多的是依赖老师,引导学生做课堂笔记,教师应率先垂范,从基本的方法和步骤教起,教师要做到准确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根据教师的传授,由模仿开始,从最基础的认识阶段起步,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字词以及简单的文章教学,因此在重点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出示板书,画出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者不同的重点符号,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板书,,同时,低年级识字量少、书写速度慢,因此教师应少而精地引导学生去记。为了提高学生做笔记的兴趣,教师应充分有效地去反馈,对于笔记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去表扬、展示,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做笔记的形式多样化
低年段语文学生识字量和写字量少,不能像中学生那样大范围的用文字来做笔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做笔记的时候要采取多种形式,具体措施如下。(1)画重点的地方可以采取不同的记号,需要背诵的画圈,课堂重点画五角星,课堂难点画问号,好词好句可以画波浪线等等。(2)引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去标注笔记,这样可以达到更醒目的提示作用,加强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教师精心设计板书,把课堂的重难点尽量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方便地记录下来。(4)鼓励学生自己去创新,孩子的思维是不可估量的,小孩子的思维充满了想象和创新,孩子自己设计的东西自己最容易去记忆,比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画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美术画画和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笔记。总之内容越丰富,形式就应该更加多样化。《语文课程标准》在写字这方面,各个年龄段都有明确要求,特别是低年段学生,学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既是训练了学生书写这一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体现。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做笔记后的课堂知识吸收效率,更重要让学生培养起好的学习习惯。
(四)运用激励措施培养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学生就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因此,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最终培养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平时在教学中,我会把优秀的学生笔记在投影上呈现给学生们去看,这样,对于被呈现的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今后他在学习中会更加努力去做,对于其他学生,他们也能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再或者,把优秀的学生笔记通过打印方式在班级展示栏上展览,小学生争强好胜心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被展览,相信对于班上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正能量的激励作用。同时给予优秀学生一些小奖品,给他们的笔记盖上老师的表扬章,这样的方式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兴趣都会有积极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