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为“学”而生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深化课改要求的关键。数学练习题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对练习题的有效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并提炼数学应用能力。同时,通过练习题反馈也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弱点,从而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进度。尤其对于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高年级学生而言,科学设计练习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文章就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练习题的有效设计及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以期通过练习题的巧妙设计和应用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数学思维和多元思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题设计;应用
  
  一、 引言
  问题是激发思维的索引,没有问题的课堂缺乏活力,而问得多、问得杂乱的课堂又缺乏实效性。所以,数学练习题设计也是一种学问。练习题是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学习工具,教师可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成效,学生可通过练习题拓展思维能力。所以,练习题是提升数学教学实效的必备枢纽。但练习题中问得过多、过浅、过快、过杂等问题,一直是练习题设计的通病。练习题设计应结合学情特点进行有机串联,有效克服问题杂乱低效的情况。通过巧妙设计能够驱动学生始终在测验中保持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使课后学习实效性得到改善。
  二、 高年级练习题设计的要点
  (一)应以培养数学思维为导向
  小学生数学思维拓展课程的设计应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导向,从已有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出发,将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想象思维、计算思维等发展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数感开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学习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所以,以培养数学思维为导向的练习题内容也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因此体现数学学科的教学价值。
  (二)立足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
  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导向的练习题应注重“拓展提升”的重要性。拓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将内容进行延伸,提升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能力下进行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巩固。所以,练习题设计应立足原有数学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深入分析教材內容,将原有内容进行转化和拓展,增加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素材,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比如;结合教材内容中的立体图形教学部分,设计《探寻立体空间的奥秘》的练习题。将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编排到课程内容当中,激发学生思维发散,更锻炼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三)应以学生发展要求为本质
  练习题的设计还应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要求,设计符合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题目,实现拓展提升的价值。比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强调人人都能够在练习题中提升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和提升。如判断题中设计“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等。在练习题中既设计针对性的版块,也应设计多层次的题目,如问题串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将学生带入数学题情境中。
  三、高年级数学练习题实施的策略
  数学练习题的实施如果以原有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势必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所以,应以多元化的方式实施,遵循趣味性、层次性、实用性、挑战性的原则,帮助学生通过练习题提升思维能力。
  (一)以激趣为基础,培养数学良好数感
  以往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在练习题训练中提不起兴趣来,一部分题目错误后,再次遇到同类型题目还会出错。这显然并不符合练习题检验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练习题内容不感兴趣,常感觉单调。对此,有必要在练习题设计中渗透激趣思想,通过在练习题中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或者激趣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更锻炼学生自主进行联系的良好学习习惯。
  比如:通过精心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在练习题设计中把握基础,使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理解。如“有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将他们两个拼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利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方式进行练习。再如设计练习题“青青集邮票36张,帅帅集邮票24张,你能够自主提出两个问题并正确解答吗?”这个练习题给予学生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尽情发挥数学思维构建问题,如“帅帅的邮票比明明少几分之几?青青邮票张数占两人邮票总数的几分之几?”这样的问题比较贴合高年级学生的基础能力。通过自主提问并解决的方式,充分锻炼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借机拓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良好数感。
  (二)以层次为台阶,夯实数学基础能力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在练习题设计中只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势必不能全面体现教学价值。所以,在练习题设计中,为了帮助所有学生实现数学思维的启发和发展,首先应该遵循学生能力差异,构建层次性的练习题内容,从易到难逐层引导。在这样的练习题训练中就算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
  比如:讲解五年级上册《带分数、真分数、假分数》这一课的内容后,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假分数的产生。准备这样设计练习题,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①将1个大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个?答案:1/4;②将第2个大饼按照第一个大饼的分法分给这4个同学,两个饼分完后,每位同学共分到几个?答案:2/4;③如果接着分第3个大饼、第4个、第5个、第6个呢?每个同学相应的都能够分到几个?答案:3/4、4/4、5/4;④如果饼的个数无限增大,你还会分吗?⑤将每个问题最后得出的分数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什么规律?答案:6/4、7/4、8/4、9/4;⑥累加到第几个1/4时产生了9/4呢?⑦那么(  )个1/4是(  )通过问题串的引导展开专项练习题训练,学生通过问题1、2、3、4体验了分数单位的叠加性质。通过我问题5自主思考真假分数的特性。看似问题比较多,但依据由易到难的原则,遵循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特点,使问题成为一条不断的线索引领学生感知假分数的产生。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