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作为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塑造学生人格方面,体育教学也有非常强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现代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条件下,学校对于学生身体心理的教育也越发重视。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田径训练;分析与思考
一、 引言
隨着国家新教育标准的发布,初中素质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学同样要有更高的标准,有更科学的训练方式和更全面的教学理念。同样随着国家的政策出台,不仅学校要注重教学改革,社会各界对于这方面的重视也越来越高。而田径作为历史悠久的经典体育项目,在体育中的地位可谓是独一无二的,我国的田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逐年发展,成绩斐然。
二、 我国目前初中教育里田径训练的现状
(一)社会因素
学校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基地,我国的教学系统、教学体系一直都广受关注,但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多注重文化课程的教授,而不够重视体育方面的发展,同样的作为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田径训练,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得不到强有力的发展。田径教育的培养不仅可以对学生有好的影响,同时也能为国家培训更多田径人才,但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初中体育教育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认识度不足。这种形势下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素质得不到提高,反而也会影响学生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对于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计划没有好的支持。所以,在认识到体育教学,田径教育的重要性后,既要强化体育教育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并且促进学校进行更多的体育竞技比赛,这些方法都可以提升体育教学成果。
(二)家庭因素
上文中曾提到我国教育事业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整体的体育教学得不到好的发展,同样,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许多学生的家长甚至包括学生自己也认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远不比文化课传授的知识,人们往往陷入错误的思想里,认为不应该浪费时间去练习体育学习田径。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生学习不到系统健康的体育知识,另一方面也无法向国家输送高级的体育人才,阻碍了国家实现体育强国的策略发展。
(三)教师因素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教育体系、教学计划也在反复不断地革新。这就造成目前阶段部分学校里的体育教师,很难达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所规划的教学方案,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新的概念,落实新的模式,但在整体要求下,他们还要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因为教师没有足够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存在偏差,使得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计划达不到预期理想的结果。不够融洽的教学方式,不仅达不到训练目的,甚至有可能对学生身体产生高强度负荷,严重的甚至受伤留下后遗症,所以,体育教学教师应正确使用各种教学工具,融合新的教学理念,以此保证学生需要的足够的科学化教学。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事业上,为了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同学们强化体质的需求,要求中学的体育教师要有非常专业的教学教育理念,在制订充分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同时,也面对学生实际身体情况调整训练强度,整合训练资源,发挥个人特长,本着一切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
三、 强化田径教学的质量及强度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科学化田径教学体系
依然提到应试教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快速发展田径教育注定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就要求首先应该在国家层面上做出相应调整,其次,在学校里加强田径教育的教学频率。同时,作为田径训练教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面对高强度的文化课,田径教师要合理安排,统一规划,和文化课进行协调性安排,力求做到学习锻炼两不误,而且在配合文化课的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安排,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身心发展。
同样的,在初中时期,学校里的青年学生们,无论年龄、身体还是心灵都处在成长的黄金时期,这个年纪他们的身体可塑性很强,心理接受能力高。这个阶段也是培养和发觉他们田径潜力的最佳时间段。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田径教育,提高学生们整体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潜力,并且通过合理调整田径的训练强度结合文化课教学,以求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思维水平。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也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轨迹和训练差异,通过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身体潜力。而且,体育教师也要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教育案例,建立牢固的教学授课体系,做到课前预习、课中指导、课后巩固的科学授课计划,以此达到教学标准。
(二)提升训练的舒适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体育教育最需要注意的一方面就是安全性,体育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相应的训练强度,根据科学可视化的数据条件,体育教师应面对学生指定专门的训练方案,既要保证足够的训练强度也要有合理趣味的训练项目,同时要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为前提,不断引导,耐心指挥,以达到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训练的目的。
另外,体育教师也要注意学生自身的特长,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天赋,在寻找到自身的特长后,体育教师也要充分发挥领路人的特点,积极引导并训练强化学生自身的优势。例如,有短跑、跳高、跳远等优势的学生,教师就应对其跑步跳跃等方面的训练进行针对化指导。体育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也要注意侧重强化学生们的其他能力,例如灵敏性、速度、力量等方面。
四、 高效进行田径训练方式
(一)实行结构化训练教学模式
在中学的教育体系里,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传授书本知识,包括体育教学也是,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灵活教学方式,同样,在教授田径训练时,体育教师也要做到合理的训练强度,有效的训练模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制定结构化的模式进行训练。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学生身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方案,周一高强度训练,大范围活动;周二做局部特定训练,练几个协同项目;周三做体能灵活拓展训练;周四重复周一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周五做放松保护性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每周不同的方式,灵活地制定训练指标。这样既能对学生起到保护的目的,也能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训练方式下,学生不会有太强的抵抗情绪,,会更容易接受老师学校的安排,更高效地实现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