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近年来,因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各种事件,我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中学时期作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心理仍处在成长与变化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文章从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入手,分析现阶段影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并相应地给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学生
一、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都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改变。这些现象也会反映到在校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来,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
目前,我国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比较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上也有了很多的提升。但是与我国对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中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莒南二中这样一所生源基础极为薄弱、学生素质偏低导致管理难度非常大的学校。为此,有必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
近年来,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各种事件:
2014年9月22日,湖南临澧一中两名高一男生相约从学生宿舍5楼跳下,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11月30日晚上,日照實验高中一名高三学生坠楼身亡;12月2日晚上,同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又从4楼坠落。
2016年2月23日晚上西安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在家里跳楼自尽。据悉,他患抑郁症有段时间了,一直是靠吃药控制。
2019年9月2日下午3时左右,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某小区一栋11层住宅楼里,小欢从自己位于9楼的卧室窗户纵身跃下,坠楼而亡。
……
读完这些消息不仅仅是让人心痛,更使人震惊的是这些孩子跳楼的原因仅是失恋、考试不及格或者感觉学习压力大等,总之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多年来,我们一直宣传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减压减负,并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有些学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还有不少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么多年来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有效性不高?问题出在哪里?
二、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的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完善,那么如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呢?
(一)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心理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首先,应当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识。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各方面的压力,对一些教师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的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进而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极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保证自身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其次,注重教师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学教学队伍,保证心理学教师队伍的心理辅导技能和训练方法。作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需要保证客观性和全面性,对所有学生都要平等看待,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同时教师必须要理解学生,学会控制情绪,运用辩证的方法去处理各种矛盾。在心理教学中始终秉承理解、尊重和接纳的原则,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和民主的学习氛围。
(二)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体老师共同参与,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果在心理辅导中只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班主任或者各科任教师负责辅导学生的心理,一方面这些教师的教学管理任务中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普及的范围太小。学科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寻找心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契机,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个学期之初,学校都要求全体教师在备课、上课时,都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教育中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材料检查时,必须能够看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痕迹。这就引导每位普通任课教师在肩负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每个学期的班主任会议上,我们学校都会安排一名交流中心的老师给班主任们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渗透到班级的各项具体工作中。
(三)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
营造良好的心理咨询环境,保证隐私性,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一般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较敏感多疑,既希望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倾诉缓解心理压力,也害怕将心里的秘密说出来被熟悉的人知晓。因此学校在心理辅导室的构建中需要保证环境的安静性和隐私性,让他们能够向老师敞开心扉,倾吐内心的烦恼。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消除消极情绪,排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也便于学生接受,我们学校于2014年5月将原来的心理咨询室改建为“学生成长交流中心”。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工作是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建立学生成长交流中心、咨询信箱、热线电话等,为求助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不仅如此,我们学校初步计划定于明年上半年投资扩建我们的学生成长交流中心,引入“健康云系列服务”,使该中心面积达到160平方米,届时团体咨询室、音乐舒缓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沙盘室等功能室都一应俱全,为帮助学生尽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轻松快乐地面对学习生活插上了翅膀。
(四)开设心理辅导课,,并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
学校应该积极开设针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教育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己排解心理问题。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