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赵晓丽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为响应新课改又推出了一套新的语文教材,与旧版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对比,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最突出的变化在于将“识字与写字”和“汉语拼音”两个板块教材编排顺序做了调整,并且将原来四个单元的汉语拼音学习内容整合缩减到两个单元,这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来说,既是一次跨越,也是一个挑战。故事教学法以其激趣、贴近生活情境、符合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开始频繁走入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低段的课堂教学中深受欢迎。综上,在本研究中笔者主要论述关于故事教学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的一系列问题探究。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汉语拼音教学;部编版教材;应用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一)故事教学法
  目前,从已有的有关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来看,不同学者对故事教学法的概念界定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朱天生在《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中提出:“故事教学法是老师基于学生的读书爱好和理解水平,在自己的课堂中讲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王有鹏则认为故事教学法就是语文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某个特定的情景里,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纵观各位学者对故事教学法概念的论述,笔者在本研究中所提的用于汉语拼音教学的故事教学法可以这样理解:故事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串联知识点,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汉语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汉语拼音是作为识字的一种方法而存在,因此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把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归在了“识字写字”这一模块中,《课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作为一种识字方法被编入教科书,足以见得其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而抓好汉语拼音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 研究现状及意义分析
  (一)研究现状分析
  最早对故事教学法比较有研究兴趣的是国外学者,关于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国内会多一些。国外早期与故事教学法有关的专著有:Susan Engel的《孩子说的故事:了解童年的叙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美国学者Goodwin对于故事教学法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故事教学法是将故事作为主要课题素材,将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故事教学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使用意义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伴随着整个童年时期,很少有人不喜欢听故事,故事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对儿童的吸引力很大,而大多数故事情节、人物都与生活情境紧密相关。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儿童绘本故事也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1. 切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编排特点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更加清楚,强调汉语拼音的工具价值,以拼音学习的规律为主线编排学习内容,将汉语拼音的学习内容集中安排在两个单元,且教材的编排表更加重视情境插图的整合性以及其与汉语拼音知识学习密切的关联性。注重以图提示字母的音或形,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的事物建立字母音与形的联系,与旧版教材的单图相比,部编版教材中整合过后的情境图包含着浓厚的故事情境,故事教学法的使用可以最大效率的利用这些情境图,从而将拼音学习融入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看图讲故事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2. 符合小学低段学生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指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或者知识情境时,能按照逻辑法则推理,但这种能力仅限于当前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情境。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相对具体性,处于直观形象思维时期,当你拿着单一的拼音卡或者指着黑板上的一个字母反复教他们认读,还不如直接拿来一张小朋友看牙医张大嘴巴或者小姑娘大声唱 ɑ 字歌的图片给学生们看来得直观和容易理解,一边看图一边创设故事情境,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听懂,也有兴趣听,因为单独指认某个字母或者音节,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过于抽象,且难以理解。
  3. 能有效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教学,培养语文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生语文素养大概包括阅读积累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再结合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即丰富的具有整合性的情境图,采用故事教学法能很好地将拼音学习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有效整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故事教学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
  目前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选择采用故事教学法,尤其是英语学科使用得最频繁,英语学科的教材编排给故事教学法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一篇英语课文中的故事人物都没有变过,学生跟着教材中的人物一起成長和学习,因此英语教材的故事味道和情节意味更加直白和浓厚。反观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没有办法提供这么直接的故事素材了,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故事教学法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编排为抓手,结合自己现有的教学经验,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谈计算机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钳工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体育情景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