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深入阅读科学知识图画书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陈建芳
摘 要:科学知识图画书的阅读内容主要还是来自现实生活,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借助图片、光盘等物品,为阅读图画书提供一些辅助方法,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更为形象、生动,达到趣味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运用优势,着重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知识;图画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愈加广泛,将其应用到幼儿科学知识图画书的教学中,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能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向幼儿传递图画书中的科技、历史、数字和文化等知识,确保孩子们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掌握和理解事物潜在的逻辑,顺便按照时间或者是事件的发展顺序去展开叙述。
一、 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一)优化活动内容,符合多维度的教学目标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幼儿对于事物的看法比较形象化,有时候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而信息技术则是将教学内容采用最生动形象的方法呈现出来。同时,从文字、图片和动态图像等多方面去诠释阅读的内容,这样就能将那些枯燥、乏味的阅读内容变得异常鲜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想象空间,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呈现内在思维的一种途径,幼儿虽然生活阅历少,但是他们具备非常丰富的想象能力,而科学知识图画书最为关键的一点则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思维,强化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科学知识类图画书《好吃的水果》阅读活动中,水果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的物品,而且对于水果的味道、形状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水果的生长区域却没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水果的生长环境,欣赏动态视频,在视听和分享的时候,了解到图画书的完整内容。当幼儿在观看完视频以后,尝试着说出这些水果的基本特点,最喜欢书中的哪种水果?这样在迁移知识的时候,也能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详细阐述水果特征的时候,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优化活动过程,提高阅读效率
科学知识图画书的阅读活动中,幼儿教师要按照整个课程的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对课堂内容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例如在画面的重置、动态视频的删减、长远镜头的运用和音乐配置等,不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有限,使得相关活动始终处于一个灵活、生动的状态,增强整个阅读的表现能力。以图画书《长长的》为例,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幼儿在观看一些动物身体特征的时候,不是特别的清楚,会影响到观察和表述的效果。这时候,教师找准关键点,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动物进行特殊化处理,给出特写镜头,确保幼儿对“长”的概念有一个具体化的认知。
二、 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点燃幼儿的学习激情
科学知识图画书阅读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在形象化教学的时候,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得画面更为清楚,从而改变以往过于单调、乏味的教学环境,在和谐的氛围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具备了兴趣以后,才能主动去思考、想象,寻得图画书中的知识、技能,真正将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和感染力体现出来。对此,教师借助“问题情境”,让孩子们通过一些全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在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一些重点内容,获得全新的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具备独特的优势性,将音频、视频和图片等结合在一起,提出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带着孩子们积极实践、探索,主动去加工这些重点信息,从而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以知识类图画书《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为例,首先,教师确定阅读目标:幼儿在阅读的时候掌握到小燕子的生活特点,以及它朋友的名字,激发对小鸟的热爱之情。其次,借助多媒体,播放幻灯片,搭配上恰当的音乐,让幼儿置身在这种情境下,接着询问他们:小燕子的嘴巴是什么样的、燕子有着哪些独特的技能?当幼儿在观看的时候,还要了解到燕子的觅食方法,学会借助符号整理和记录。最后,通过表演的方法,感受到鸟的乐趣所在,阅读区域放置一些图片,根据小组合作的方法去粘贴和绘制,对于鸟类生活也会有一个具体化的认知。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创设区域活动,当幼儿在装扮的时候,想象自己可以飞翔,在实践的时候,增强对动物的喜欢,达到持续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思考→探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科学知识图画书的具体认知。
(二)提高幼儿的构思能力
构思主要还是对科学知识图画书的整体思考,如图画书的主题内容、思考方法等,针对一些大班的幼儿,他们在思维方面相对小班幼儿而言会成熟一点,所以对于阅读内容会有大致的认知。因此,幼儿阅读以前,教师播放录像,让孩子们展开豐富的联想,联想的时候,产生属于自己的构思,而且在动态化的图像中,也能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海豚》的教学中,这本图画书的内容比较简单,当幼儿在阅读的时候,了解到海豚的生动习性,感受到他们的灵动和可爱。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为了提高幼儿的构思能力,教师首先是进行集体式的引导,最大化的发挥出合作教学的优势性,将文字的简洁性特点体现出来,按照教学需求去制作PPT。主要是顺序是:8~9页是海豚的嘴巴和头;4~5页是海豚的鼻孔;16~17是海豚正在吃食物,按照这些的步骤去进行教学,并且将鼻子作为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到海豚喜欢吃的食物,进食时的主要特点。同时,在整合教育理念的时候,还要结合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将图画书的价值体现出来,丰富幼儿对于语言和画面的感悟能力。为了有效处理图画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演示幻灯片的时候,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方面,出示幻灯片画面的时候,让孩子们在图画书上寻找出相应的章节,说出在第几页;另一方面,在幻灯片上演示一部分,让幼儿主动去寻找书中的整体画面。这些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当他们在观察的时候,适当地朗读一些文字,带领幼儿齐声阅读,对于画面中的信息也会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