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郑红
  摘 要: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审辩思维的技能和技巧,能够以审辩式的思维去理解教材内容,去质疑,进而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应该做到革新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的审辩思维;注重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创设审辩情境,发展学生的审辩思维;开展审辩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审辩思维;培养方法
  就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过程中有不少的问题存在。本文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以期为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思维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一、 革新教学理念,启发学生的审辩思维
  由于初中信息技术不是一门考试必考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当中,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同时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辩思维方面的训练。
  例如,在“字处理软件应用”这单元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展示往届学生完成的优秀的电子板报作品,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接着,教师可以问这些赏心悦目的电子板报应用了哪些元素来美化页面,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他们应用了艺术字、图片、花边和文本框等元素。然后,通过类比的方式,假如写一篇作文要经历哪些环节,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接着再引出制作电子板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结合教材,学生归纳出制作板报的一般过程“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作品”,然后围绕这五个环节,一步一步来实施。先确定一个班级共同的主题,经过小组讨论,像某个班级就定好《2020晋江世中运》,然后按小组分工收集素材,素材可以在班级范围共享。然后学生自行设计版面,合理布局,这个环节比较难,但又很重要,要使版面具有一定的风格特色,需要精心地设计:板块的大小、排式、报头、报眉等等。教师可以适当地演示用文本框或者自选图形来布局页面,更好的方式是录制成微课分享给学生,方便他们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去浏览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小组协作与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二次讨论和探究,进一步提高用Word软件制作电子板报的技能,实现对学生审辩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二、 注重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敢于将思考过程中所存在的疑虑提出来,并在课堂当中进行解决和处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当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提问,着重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同时还要为学生积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比如,拿“图像处理”单元中活动三“图像的色彩调节”这一课来说,在讲述光的三基色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去质疑本小节的内容,然后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打开Photo Shop图像处理软件,利用图层面板,模拟三束色光叠加产生的效果,来探究颜色的叠加原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先展示一张黄色菠萝一张绿色菠萝的图片,提问学生如果作为水果店的宣传图片用哪张图更合适?并说出理由。有一部分选择黄菠萝,因为黄色看起来让人感觉更成熟更甜,顾客更喜欢。那么,怎么调节菠萝的颜色呢?通过哪些工具怎么操作?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导学案进行自主探究,探寻色彩调节的不同方法。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小结色彩调节的方法与技巧,进而让学生明确一点,色彩调节不是为了调节而调节,而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必要的指導,进而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答案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学生审辩式阅读思维渐渐得以成长的过程。
  三、 丰富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小组协作是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但是因为其不容易组织和掌控,因此很多教师在利用小组协作来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当中,重视小组协作在教学当中的应用,通过借助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审辩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在“图像处理”单元“用蒙版合成图像”一课的教学当中,蒙版的“透光”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小节的内容时,不理解蒙版的原理与作用,使得作品不能按期望的那样完成。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让学生理解蒙版就是用灰度级别来控制图层中的图像显示区域,先提出问题:蒙版中的白色区域是否显示当前图层中对应的图像?可以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实践和讨论。接着进一步提出问题:蒙版中的灰色区域是否显示当前图层中对应的图像?而添加蒙版的当前图层的下面图层是否显示?学生通过实践与讨论可以发现,当前图层若隐若现。更进一步:蒙版中的黑色区域是否显示当前图层中对应的图像?而下面的图层是否显示?学生进一步实践后得出结论,黑色区域完全显示了下面的图层。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组,进而避免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冷场或者有学生偷懒的情况,通过学生实践与讨论,得出结论:在图层上添加蒙版后,图层中的图像本身并没有被改变,只是图像显示受在图层上添的蒙版控制,或显示或隐藏。最后,教师分发图像合成素材学习包,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源比如“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节日贺卡”“电影海报”等主题,学生根据共同推导出的蒙版“透光”原理进行自由选择主题并设计,教师还可以设置分级任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挑战,从而提高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授课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致,同时也落实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实现了对审辩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浅论数字博物馆与信息技术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考取消听力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结合初中化学教材优势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探讨
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谈如何处理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