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真、趣、动”问题思考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刘翠梅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现状,,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类型,如语言引导型、组合互动型、实践探究型。然后罗列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失真、无趣、刻板等问题,并且从教师、学生角度分析了具体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利用坚持实地调查,了解学情师资;师生互动沟通,大胆表达意愿;教师认真负责,努力培养学生等具体策略。由此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需要符合孩子们的实际需要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比较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少的学生在语文课上表现的兴趣缺缺,甚至拒绝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效果不够明显。教师需要不断地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教学,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习语文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较好地掌握相关的内容,并且能够积极思维,我们的教师利用了现代技术手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或者采用合作互动、小组探究、实验、室外教学等来开展教育教学。这些方法和形式能够比较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成语接龙,开展趣味性的竞赛活动,或者进行一些组词比赛,句子模仿写作等等。这些基本的内容都能够比较好的丰富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比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语言引导型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一直要用语言来引导学生。语言的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必须的,而且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教师的语言引导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所以绝大多数课堂上教师会用语言引导学生。当然,每个教师的特点不同,自然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效果也存在差别。有的教师可能比较严肃认真,而有的教师则比较幽默风趣。这种差异也会让教师的课堂语言出现差异。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语言类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建构起语言情境。
(二)实践探究型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要开展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实际上很多的学校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班级内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像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互动完成任务等等。这些方法和形式都要求小学生努力去实践。借助实践活动来印证理论,并且形成个人的实践技能。比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写作主题内容,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这些问题来生成创新认识。实践探究型的学习活动,能够比较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具有好处的。
(三)组合互动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是可以进行互动学习的。在教育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因为在互动活动中,很多学生能够通过这个内容获得一定的成长,能够在学习中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那么就会将问题越辩越明,自然也就能够对知识越来越明晰。
當然,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种。而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思路。所以,各种教育方法和策略也是不同的。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就要有效地利用这些教育策略和方法,选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措施。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一定的成效,像现代技术和实践课程都发展得比较好。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选择的失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以外,还会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课外的知识。这些课外的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认识,让他们更好的发掘出个人的长处。而且教师可能会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一些合适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设计教学活动是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的。如果选择的内容不合适可能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实中确实有设计的情境失真的,学生无法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感触。那么,就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创设出超市的购物情境,但是却没有准确的运用相关的语言。这就难以让学生进入情境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教学内容失真的现象。这种失真出现的比较多了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在构想情境的时候也出现了失真的问题。
(二)教学活动安排的无趣
有趣的教学活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趣味性的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索。有趣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和地方特色来设计内容。还要贴近当前的时尚前沿信息。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来讲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有的教师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设计出来的内容却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而有的内容又因为过度渲染而引起了学生的反感。教学活动安排的无趣就会让学生丧失探究的兴趣。比如字词的学习过多,活动的形式比较少,学生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倦怠感。如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效果也就无法激发出来。
(三)教学过程设计的死板
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来看,现在很多的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内容都是比较刻板的。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习惯性的采用“嵌套模板”,沿用旧的框架,只是在旧的框架上做一些调整。这样的教学设计比较死板,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而且这种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几乎各个学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后果是小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那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