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寻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张竹竹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6期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陶冶学生性情、发展学生心智的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整本书阅读的好习惯,可以终身受益。但是目前农村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问题依然突出,需要教师从阅读前的激趣、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以及阅读后的评价几个方面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针对整本书阅读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为前提,以整本书为教材内容,以阅读课等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整本书阅读是定位于课内的阅读,但实际的阅读行为可以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这是一个持续的、开放的过程。孩子在阅读期间沉浸在书中的人物、情节当中,身心全部融入书中,心智因此得以发展进步,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所应达到的理想状态。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则是在学生阅读前、阅读过程中、阅读后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精准阅读指导,使其能完整地获得整本书的阅读体会。
  一、 聚焦农村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狀
  整本书阅读教学应该是陶冶性情、发展心智的过程,这种阅读教学带给学生的改变不仅具有个性化特征,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用标准的规范化的试题去考量。但目前农村小学应试性阅读教学问题仍然突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容易把重点放在梳理人物关系、主要事件上,人为地割裂文本的连续性,损害了文本所蕴含的语言美,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大打折扣。随着部编本教材的广泛应用,很多教师也体会到教材编者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良苦用心,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索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主要有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三种方式。但鉴于农村小学留守学生较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目前的教学模式有些并不适用,农村小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仍需以学校为主,用课内阅读带动学生课外阅读,并巧妙利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循环持续阅读,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取得的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为了了解农村小学的整本书阅读情况,笔者从阅读目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和阅读类型几方面入手,设计了问卷,由任教的三至六年级学生完成。虽然学校每学期都要求完成阅读书单,老师也会要求学生阅读,但在调查中整本书阅读情况时,仍然发现以下问题。
  (一) 阅读目的主要倾向应试,由兴趣而产生的自发阅读较少。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学生能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但却很难坚持读完整本书,每次都依赖老师整理的主要情节、试题了解阅读书目,缺乏真实的阅读体验。
  (二) 阅读方式传统,阅读习惯较少。调查显示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电子阅读,五六年级电子阅读的人数显著增加。但对于老师要求的整本书阅读任务,学生却更倾向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主要是阅读自己喜欢的神幻故事,浅显有趣,却缺乏文化底蕴。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批注较少,阅读习惯主要是读书摘抄和读书心得,一般也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大部分学生能够保证每天一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睡前,随着年纪的增加,一本书阅读的时间也会增加,阅读任务会越来越重,孩子的阅读主动性却越来越低。
  (三) 阅读类型以故事、小说类为主,学生对诗歌、散文的兴趣不高。对于阅读效果,大部分学生表示读完能记住30%-50%的内容,可见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老师课堂上推荐的补充阅读,高年级会主动阅读的较多,低年级则较差。
  二、 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目前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方式主要有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三种方式。“师生共读”,部编教材体现在“教读”体系上,主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读,传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保证阅读质量,但不利于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主动性的培养,教师容易潜意识中牵动学生的阅读思想,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容易被破坏。“亲子共读”随着部编教材的推广,逐渐才流行起来,部编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的模块就是鼓励家长陪伴孩子阅读,利用学生在家时间延续阅读。《朗读手册》中也充分阐述了家庭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甚至有时会超过学生,但是很多农村学生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父母不在身边,阅读任务更多还是落在老师身上,所以亲子阅读虽然好,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生生共读”主要是学生群体内阅读,利用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带动阅读性差的学生,甚至有前辈在整本书阅读中启用“小先生”,让阅读能力较好,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一对一带动阅读能力差,主动性差的学生,这种阅读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自我阅读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利用集体的力量,但是,“小先生”的培养难度较大,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并不成熟,所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三、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策略研究
  (一) 读前巧设计,初读激兴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是一个整体、开放的过程,阅读持续时间较长,这就像一条阅读路径,需要根据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不断进行调整。首先书目的选择极其重要,既要适合学生阅读,又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不然很容易半途而废。学校可以通过“漂流书屋”“读书节”“读书跳蚤市场”“读书漂流一条街”等形式鼓励学生在校园内交换书籍,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对图书的珍爱程度。教师可以从书名、封皮、书评、序、目录甚至部分片段进行阅读激趣,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仪式感,还有助于学生制订出实际可行的阅读计划。
  (二) 阅读重过程,细读促感悟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难度大,阅读过程长,语文教师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个学期及时共读两本书,教师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教师的力不从心,往往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徐师一附小创建的“走课制度”值得借鉴,这种“走课制度”只需要开学初,所有阅读团队的教师每人认领一本本学期的共读书目,回去仔细研读,设计教学方案,然后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授课,深入教学。这样的“走课制度”打破了班级界限,减轻了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压力,,还提供学生更多的阅读选择。徐州经十路小学特意为师生设置了“静读课”,每到这时,整个校园都会静悄悄起来,师生们共同研读自己的阅读书目,沉浸在书墨香中,共同感受经典作品给予心灵的震撼。笔者在课题研究中,借鉴“走读课”和“静读课”,和同年级的老师们,利用每周四下午学校社团活动的时间,以年级为单位,和学生共同进行整本书阅读。以前可怕的阅读课成为孩子每周最期待的时光,他们会因为某本书喜欢上一位老师,也会因为一位老师喜欢上一本书,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整个年级的阅读水平取得可喜的进步,学生的作文水平都相应提高了。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中的政府职责
谈如何提高小学低阶段后进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与智力开发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设计的应用
语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
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
构建黔东南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初探
农村档案的现状分析及搞好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谈小学英语游戏激趣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