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高黎芬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93期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目标也发生重大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要求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自主学习求知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应用。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差别,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所在,进一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体验式学习;教学模式;兴趣
体验式学习主要是一种行为学习,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以引导、创造情境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方式感知事物、了解知识,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收获与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能够深化知识认知、提高创造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对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践行性逐渐提高,许多教师以及学生认识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不断践行这一教学方法。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一) 增加课堂教学的情境感
体验式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具有情境性。小学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讲较为乏味,传统的课堂氛围过于呆板,导致学生仅凭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很难达到对知识深入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知识,学生能够较为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方法能够为实际课堂创造有利的情境,通过情境导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自主性。
(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这一形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状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情感更易于表达,也能够及时了解教师的思路,学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被动接受状态,可以通过这种参与性学习体验过程,丰富自身情感。
(三)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更多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导致教师对不同学生了解不到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很难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教师一味地依据以往的教学安排进行教学,甚至很多年都没有进行改变。有时教师也会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加以提升。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思维情感能够在这一教学方法中更好的展示,如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能够应对,则会驱使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依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实际教学水平。
(四) 提高教学实践性与学生亲历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深化。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部分课本内容能够运用学生的日常生活得以解决,且学生所学知识也能够在其生活中加以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通过实践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与思考,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体会知识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在课堂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生活案例或者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课堂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过程,发现问题,再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让学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 数学教学缺乏生动、形象化
数学这一学科自身具有特殊性,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要求相对较高,且大多数课程知識的相关性、联系性较为密切,学生如果缺失某一章节、某一知识点的掌握则会影响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大多数知识过于抽象,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进行转换,学生难以理解。另外,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主要以直观感受为主,在数学课堂上很难达到与教师同步,很难依据教师的思维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数学学科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思维、心理状态要求数学教学应该生动、形象。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过于呆板,缺乏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案例。
(二) 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改变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依据课堂情况调整教学计划?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思考改进。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能力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现象仍存在,数学教师大多数是本专业毕业生,但是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不足,实际教学能力难以有效结合实际课堂情况。
(三)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上文提到小学数学这一学科以及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等特点,这两大特点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小学阶段,学生自尊心较强,对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好胜心,而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极易忽视学生的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在遇到挫折之后产生抗拒、厌学等心理。另外,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都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师依旧以课堂主体的角色与学生相处,学生难以得到平等对待,对学生缺乏鼓励与表扬,这些都会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 创设情境化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