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变现”信息力量学以致用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潘静薇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为了让教育活在当下,为了让老师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我们应尝试放下身段,引进信息化技术,培养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变现”信息力量,让孩子们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哈佛大学的托尼·瓦格纳教授说,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知识是免费的,世界不关心你知道多少,只关心你能用你知道的做什么。無独有偶,奥巴马在全美推行Stem教育的时候,也说了近乎相同的话。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过于关注课堂中课本知识的灌输与吸收,这必然限制了孩子们的视野与思维,导致师生间的教与学“高耗低产”,老师疲惫不堪,学生后劲不足。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我们应该尝试在课堂中大胆引进信息技术,培养孩子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会他们将媒体力量“变现”,并学以致用,用于处理实际问题。
  一、 转变角色引领学生信息“变现”
  在语文课堂上引进信息技术,其实是对教师权威的一次极大挑战。因为面对免费的互联网海量知识,众生平等,老师和课本再也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可能出现,孩子们搜集到比老师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此时老师应转变传统的师生观:放下身段,变课堂的统治者为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不再强硬地灌输课本内容,只需耐心引导孩子在庞大的信息群中学会筛选、获取、整合有效信息。甚至走到孩子们中去,和他们一起去搜集、分享、交流,一起感受获得知识和新技能的快乐。
  课堂教学片段:分享资料 收获平等
  师:除了千人糕还有什么是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生产出来呢?
  生1:我知道炸鸡需要鸡块和油,光是花生油就得经过许多工人的筛选、碾坯、蒸坯、装垛、压榨才能制成。
  师:哇,你这顺口溜似的,比老师懂得还多。
  生2:我还知道铅笔的制作首先,需要石墨粉和黏土粉搅拌混合。接着,加水变为石墨浆。然后,将夯实后的笔芯推入模具,制作成型。最后,将定型的笔芯装入木壳。而这里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许多不同的工人来操作。
  生3:我知道书包需要许多人……
  师:哇,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你们都成了百科全书,收获了知识,更懂得了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生产出来,懂得了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小小的分享环节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只有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将通过信息技术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老师用心倾听,相机点题,珍惜他人劳动果实这一课堂主旨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地生成。
  二、 创设情境交还学生自由空间
  创设情境即创设与课堂中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环境,营造让孩子们可以自主、自由地在其中进行探索和学习的有效场所。有效的教学情境能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参与搜集处理信息,并在课堂上学以致用。在执教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乞巧》前,我告诉孩子们课堂上我会进行“乐猜节日”的小竞赛,请大家回去以小组为单位上网了解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做好竞猜准备。
  课堂教学片段:乐猜节日 了解七夕
  师:课前都查好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了吗?生:查好了。
  师:太好了,今天潘老师从网络上找来了几张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你们来猜一猜都是些什么节日。师:这是什么节?生:中秋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图上有月饼,他们一起吃月饼。
  师:是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不就是中秋节嘛。师:再来,这张呢?生:元宵节。图上有花灯,我看到花灯上还有灯谜。
  师:哦,元宵节我们都愿意出来赏花灯、猜灯谜,对吧?师:再来看下一个节日?生:端午节!
  师:一起说,他们在干什么呀?生:他们在划龙舟。
  师:这端午节人们还爱吃上一两颗——粽子(生接答)。师:最后来张难一点的。生:乞巧节!
  师:我觉得你都可以当民俗专家了。网络上肯定还介绍了不少乞巧节的习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分享吗?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师:这样,我们让组长们抢答,哪组抢到,就请这个小组的组员为大家分享。生:(每组的组长用IRS遥控器抢答。抢到的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组员自由补充。)
  师:哇,说得太好了,让潘老师也了解到了更多的乞巧风俗,相信其他小组在课前也和他们一样收获满满,课间大家可以继续交流哦。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各种节日民俗,而是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让他们到网络上去自由地感受、浸润中华的民俗文化,接着在课堂上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穿针引线,将他们搜集到的知识一一对应到有趣的习俗竞猜当中,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互相分享他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为了让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过程能更加自觉主动,我强调了小组成员间的协作和支持,增强组员们的合作性。该环节结束之后,给予孩子的搜集能力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他们将搜集到的习俗再带出课堂继续交流。孩子们在整个“乐猜节日”的环节轻松自在,,又不失学习、探讨的激情,一个个意犹未尽。
  课堂教学片段:搜集古诗 拓展阅读
  师:《乞巧》这首诗学完了,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传说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美丽又凄婉的节日,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竞相题咏,留下了许多诗篇,你们愿意找到并介绍给大家吗?生:愿意!(异口同声)
  课后,孩子们不时地找来与“七夕”有关的诗词、儿歌互相交流、诵读,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一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是信息搜集处理的结束,只要老师点拨巧妙得当,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开始,将学生引领向更加自由广阔的语文空间。
  三、 课堂示范教给学生搜集信息方法
  面对繁杂的网络信息,学生搜集到的学习资料的量可以无限多,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认识水平有限,因此搜集资料时可能会走弯路,耗时太多,而搜集到的内容却不一定都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还应该利用课堂中的教学环节,亲自示范搜集处理信息的有效方法。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网络信息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探讨
试述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档案信息传播中媒介运用的探讨
浅论数字博物馆与信息技术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创新与探索
简析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开发与服务创新
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的研究
基于Camtasia Studio的信息技术类微课的制作
多元评价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信息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现状分析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