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带着问题去郊游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滕玥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54期
  
  摘 要:由学生郊游引入,从体验、创造、实践、规划四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用我校真实的教学案例介绍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的具体活动的开展过程,用教学实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策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研学;指导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017年新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对研学活动的实施是这样建议的:考察探究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预示着研学旅行,不是一场简单的游玩,而是建立起学生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自然联系,在实践经验的累积中,达成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建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
  一、 “体验”第一位
  研学旅行的定义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们走出校园,到社会的大课堂见识世面、施展才华、磨砺意志的绝好机会。我校在“研学”方面颇有建树,学生的收获颇丰,除了每学期固定的春、秋游,近几年还增设了基地课程和体验课程。其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上学期我校四、五年级组织的校外实践课程。
  为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8年11月和2019年1月,我校四、五年级全体师生前往嬉乐湾生态农业示范园,开展校外课程基地实践体验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 “课程”造可能
  在新教育背景下,开展研学旅行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校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片面地学或玩等现象。
  在翻阅专著、杂志的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专家们对研学活动的实施也是非常关注的。其中沈旎老师提出“跨界合作”,重点是以课程为支点,用课程的视角来重构研学旅行的路线。她提出在课程建设中,,社会机构以社会专业知识和能力参与,学校教育部分以课程专业能力跨界,使研学旅行项目既具有趣味性又能有效地联结并激发孩子的学科学习。
  结合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关于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我有几点简单的建议:
   (一) 要有问题
  想一个活动项目,具体容纳哪些主要问题,活动中讨论解决问题。
   (二) 要有情境理解
  可以是场馆、社会场景、自然场景、生活场景等。
   (三) 要将项目学习和专题教育相结合
  以项目的形式来整合学习,以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丰富学生的研学旅行经验。
   三、 “实践”现历程
  在研究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觉得3~6年级的活动方式还应该以考察探究为主,带着问题去郊游。在郊游外出考察前,可以利用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了解所去场所的基本情况、资源内容与特点,能够提出研究问题,设计考察方案;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获得研究结论。这样一来不但能培养项目设计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校园生活,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在我校五年级开展的“快乐的二十天”校外课程基地实践体验课中,就是分成几大版块进行实践的。第一部分,十个班级聚集在大会场进行第一部分活动“寻年味”。同学们挥舞敲击着充气棒跳起了集体舞,音乐杨老师用生動有趣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教学了如何配乐击鼓。第二部分活动是“悦年味”。语文商老师主持“新年诗词大会”比赛,十个班的选手们有备而来、跃跃欲试,大家为同学们的满腹诗书赞叹不已。随后,同学们转移场地,学习制作年糕,一个个创意年糕既体现了同学们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又体现了大家对新春的祝福。最后一部分活动是“醉年味”。大家首先欣赏了精彩的舞龙表演,接着就以班级为团队开始制作“星辰龙”,大家有条不紊地进行设计创作,最后,大家舞起了自己班级的“星辰龙”,十条巨龙汇聚在场地中央颇为壮观。
  而到了四年级的研学课程,就根据年龄段和能力水平变换了体验内容。首先十个班级齐集大会场举行了热闹的开营破冰仪式,随后,孙老师用活泼有趣的授课方式教学了一首靖江民歌——《打麦号子》。在欢快的气氛中,现场孩子们学会了“一领众和”的歌唱形式,更是在欢欣整齐的歌声中感受到了劳动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丰收的喜悦。“寻秋乐”活动中,各班分小队在园区寻找任务单上的各类树叶,通过观察、触摸、比较、采集,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畅谈感受,可谓收获多多!午餐时间里,孩子们聚集到了炉灶旁,各小组分工动手烧制“丰收果实”,品尝美味的石锅饭,炉灶旁,大家“煽风点火”,有的虽被浓烟呛到,但品尝到美味的那一刻,却觉得所有的“磨难”都是值得的。
  最令孩子期待的是下午的“树叶添画”课程。在美术陈老师和科学鲁老师的组织讲解下,孩子们听得认真,却早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童趣十足的树叶贴画作品,有的以各种动物为模特制作,有的结合卡通人物创绘,不同的叶形、颜色都得到了巧妙利用,让人惊叹于孩子的创造力!
  两个年级的学生虽然学习和活动的内容都各不相同,但这些为他们精心设计的体验课程都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都达到了共同的研学目标。
  四、 “规划”创未来
  研学旅行是考察探究活动的重要形式。在设计和实施研学旅行活动时,学校应该广泛、深入地开发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在一次旅行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避免只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和听讲解,安排更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考。
  名教育学家杜威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我校开展的这样丰富有趣的主题式实践体验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增进班集体的团结精神,还能更好地促使学习真正发生效能。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需要广阔的天地、开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真实的环境。只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才会有真实的体验与收获。相信在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体验课中可以不断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灵一同行走在祖国的大好山河上。研学旅行活动让中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
  作者简介:
   滕玥,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城市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采购问题的研究
浅析医院女工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子证据若干问题探讨
论“拆二代”的现状及社会问题
浅析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档案管理社会化问题分析
T国际快递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深厚杂填土地基处理问题综述
浅析我国目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
湘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存在问题的分析
关于几个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的思考
当前档案法制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