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王若楠 字数:2989  点击:

摘 要:小说的改编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也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对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同名小说进行的改编,并在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台词、配乐等方面成功将其本土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她对于影片本土化的灵活呈现值得研究和思考。影片为当代中国的文学的改编起了示范作用,有着深远的艺术影响。

关键词:本土化;改编;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落下帷幕,茨威格在这一时代转型期发表了他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女人为爱慕的作家倾尽一生的故事。在近乎一个世纪之后,中国青年导演徐静蕾将这一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她的电影在故事背景和情节、人物形象设计等方面做了本土化的改编。电影改编的本土化,使电影能够“入乡随俗”,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1 故事背景的本土化

茨威格的小说中,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早期的奥地利,女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处在阶级时代的无奈:十三岁的时候,她和母亲深居简出,因处于资产阶级底层而卑微地生活;邻居搬走后,搬来的作家有着仆人老约翰,这与相依为命的她和母亲也形成鲜明的阶级对比。而徐静蕾在改编过程中,将故事背景放到中国三十年代的北平,是有充足依据的:中国的三十年代是抗战爆发的动荡时期,时局的不稳定使之与一战刚刚结束的奥地利有相似之处,这样的大环境也更能衍生出更多故事情节,比如电影中的作家在抗日游行的街头救了陌生女人,两人才有了相识的契机。此外,三十年代也是中国阶级划分明显的年代,这也为电影提供了情节发展的可能性,使之合情合理。在地点的选择上,尽管电影里有歌舞升平的桥段和上下阶层的鲜明划分,徐静蕾让故事发生在北平而不是旧上海,那是因为,在本土化的呈现上,选择北平显然更胜一筹。因为北平是当时最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它有着中国最鲜明的符号:四合院,胡同,京剧,糖葫芦……在三十年代,它没有被西方文化过多侵蚀,而上海却显然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代表了,因此在地点选择上,北平更有回归本土的意味[1]。

2 人物形象的本土化

在演员的挑选上,电影对小说人物的原型有所延续,却也有所突破。电影中的作家和陌生女人由姜文和徐静蕾扮演。在小说中,作家被描述成“年轻、漂亮,身材颀长,动作灵巧,英俊潇洒”的人,在电影中,姜文饰演的徐爱友虽然显得有些臃肿,老态,但却不失独特的魅力:他年长却依然活跃,眼神沾染了世俗却也不失孩童般的天真;他举止文雅饱读诗书,带着传统中国独有的书卷气;他的笑容真诚而温暖,足以融化一个13岁孩子的冰冷的心。如果作家真如小说里那般年轻漂亮,女人对他的爱一方面也因为他的外形,那这种爱未免太过肤浅无知。所以,徐静蕾在电影里弱化了作者的外表,使他的迷人之处在更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侧面也深化了女人对作家的爱:这种爱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爱,她是深入灵魂的,对作家由里而外的无可救药的迷恋。

徐静蕾在影片扮演写信的陌生女人。徐静蕾属于外表清丽但绝不艳丽的一类女性[2],有着安静内敛的特质。因此,在电影中,她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为爱无限隐忍,却又奋不顾身的传统女人形象。与小说相比,除了有一张具有东方古典美的面容之外,也多了东方女性的阴柔与矜持。因此,在本土化方面,徐静蕾将女主角身上的东方元素与小说完美融合,自然而贴切。

在化妆设计上,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符合中国三十年代典型的穿着打扮。影片开头,作家一身灰色长袍坐在家中,短发,戴着黑框眼镜,也凸显了本土化;在陌生女人童年时第一次见到作家时,作家乘着摩托车赶来,一身黑皮衣,夸张的眼镜遮住眼睛,是三十年代新潮的衣着打扮,这些穿衣打扮结合在一起,便向观众塑造了一个生活在30年代的北平人物的真实形象,将当时中国与西洋文化的结合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影片当中徐静蕾扮演的陌生女人起初不施粉黛,穿格子长袍或学生装,戴纯色围巾,清纯温婉的形象深入人心;八年后她成了别人的情人,衣着打扮也华丽起来:精致的脸妆和发型,大衣和旗袍。徐静蕾用这种方式体现了一个女人从前到后的转变,也在本土化的改编上不露声色,生动贴切。

3 故事情节的本土化

电影的故事情节与小说大体相同,但在细节方面做了悉心的修改,在原著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本土化元素,如:作家住的四合院在狭长的胡同里,马车来来去去;作家看信前吃的长寿面;增添了过年的情节,灯笼、鞭炮、窗花和京剧营造喜庆的中国气氛,女孩母亲让女孩给邻居送饺子;女孩在胡同放风筝,跳皮筋,在家织绣球,学写毛笔字等。

六年后女孩长大,与作家的第一次相识,小说里是通过作家主动的攀谈实现的。在电影里,徐静蕾设计了一场街头的营救。三十年代的北平时局动荡,陌生女人和同学走在游行不断的街头,枪声响起,作家出手营救,两人得以有机会相识。将故事情节同社会背景结合,是影片本土化的有效手段。

此外,女人怀孕后,电影只用了火车,江边,乌篷船等场景来体现她生活的艰辛,而乌篷船是最具本土特点的。十年之后,女人依靠军人黄觉,徐静蕾增加了两人在戏院看京剧的情节。宽敞的戏院,标有“民国政府”的条幅,国人耳熟能详的京剧,都把观众带入到三十年代北平的情境里。因此,影片将富有中国特色的事物与故事情节巧妙地融合,使之更具本土特点。

4 配乐和台词的本土化

贯穿整部影片的背景音乐是《琵琶语》,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音乐轻盈悠远,形成一种忧郁气质的格调,一种品茶似淡香的人生,空灵的琵琶曲伴随着女主角的身影,将东方女性独有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小说中的书信,在电影中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徐静蕾用一个传统女人的声调讲述对作家的爱恋,语调幽怨低沉,像一束浅浅的河流。独白大多取自小说中的书信,只是个别地方有所更改:把住处改成了四合院,描述国破家亡时自己微不足道的情感。电影中的对白是最具本土特色的:四合院里的人京腔浓厚,尤其是女孩的母亲,张口就是地道的北京话,,这一下子冲淡了外国文学作品留给观众的距离感,把发生在国外的故事变成地道的中国版本,使电影更具本土色彩。

5 价值和意义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茨威格刚刚经历一战的苦痛,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所以他写“陌生的女人”的困境,也是在影射自己的处境。他接小说中女性的命运,来表达个人身处乱世,理想主义不得实现的茫然。而徐静蕾在电影的创作中,故事也不只表达了一般意义上的男女之爱,通过描写女人接近于信仰的执着迷恋,来说明一个永恒的矛盾: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理想间的差距。而这也是当前社会国人的心声,在电影中被以小见大、含蓄地表达出来。

总之,小说和电影是两枝并开的艺术之花,互相滋养,互相给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在视听方面是具有灵性而不是盲目死板的,这种灵性在于视听元素的本土化呈现与价值意义的全新诠释,而这种价值观也是当然国人特有的,对现实的一种感慨。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会对自身价值有更深层次的思索。

参考文献

[1]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208页

[2]陈犀禾.华语电影理论、历史和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36页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