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Copyright

考试周刊杂志
  • 名称:考试周刊
  • CN:22-1381/G4
  • ISSN:1673-8918
  • 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 网址:www.kszktg.com

联系编辑

论文资源

当前位置:考试周刊杂志社 > 论文资源 >

学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教师不能和过去一样“一言堂”式的教学,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学科日常教学中,学案既可以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发挥预习和总结的作用,也可以补充课件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已是越来越被教师重视。然而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学案的应用总体来说还不成熟,没有明确清楚的模板,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的作用、使其能成为历史新课改的重要利器是文章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历史;学案;策略
  一、 引言
  中学历史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如何让学生完成三维目标,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案作为学生上课思考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帮手,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对其的使用,早已有专家前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陈耿义在《学案范式下的高中历史史料导学策略》中提到结合书本,充分发挥史学导学的实践作用,用学案来构建高效课堂。范霄霞在《山西省新绛中学历史“学案课堂”实践与反思》中提出在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编、验、点、导”,学生应该力行“学、做、展、悟”,对教案的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方建玲在《问题式学案导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出设问对学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在参考这些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 历史学案的作用分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一些复杂的课程教师讲解时间尤显不够,那如何形成高效课堂,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引发了很多教师的思考。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对课堂教学有着优秀的补充和发挥作用,一经出现,就被大量教师引入课堂。笔者认为学案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三个重要作用。
  其一,学案对书本知识和课件的补充作用。书本的内容与教学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相比,无疑十分单薄,很多教师采用课件的方式来补充内容。与此同时,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课件的内容多少为合适,如果课件内容过少,那么学生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如果课件的内容过多,那么会对学生形成一种负担,尤其是后排的同学,可能都无法看清楚。且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扑面而来,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案就可以良好的平衡二者,当课件上出现大段文字材料,需要学生分析的时候,,可以直接呈现在学案上,面对清晰直观的书面文字,学生会容易接受。
  其二,对教师提问的引申。教师上课的时候会根据课堂情况来提问学生,往往这些问题会有一定的引申性,如果学生能良好思考后展开小组讨论,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相反,如果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不理解,之后的小组合作讨论必然流于形式,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学案可以良好解决这个问题,提前将教师上课的问题打印在纸张上,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预习,问题下面有配套的材料和图片,方便学生理解,讨论时候事半功倍。
  其三,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点。课堂新知识讲解完成后,及时的复习十分重要。之前是教师带领学生巩固知识点,收效不佳。但是完全依靠学生自己总结,大部分学生会遗漏知识点,少量学生会知识混乱。学案上可以采用自主构建才补全这个短板,自主构建会列出这节课思维导图和易混淆知识点表格的一部分,剩余部分留给学生补齐。这种处理既可以让学生形成立体的思维体系,又可以避免学生对学案的依赖,还可以为学生课后的复习提供模板。
  在探讨完学案的作用后,笔者想阐述一下自己对学案的看法。笔者认为学案的设计首先应该突出课程标准和中考测试要点,要紧抓时代的脉搏,让学生树立明确的中考意思,树立考试意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列举是告诉学生上课的主要精力应该如此投放,做到有的放矢。之后的新课预习阶段,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做填空题的方式,之前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让他们预习新课,往往会有学生在走神,效率低下。采用了填空做题这一方式,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上课情绪,让其进入状态,新知識的填写也可以为后面的讲授打下基础。
  课堂中,笔者的学案是和小组合作密切联系的,一个问题的提出,先让学生自己在学案上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安排小组的记录员和发言人,最后由发言人陈述本小组的观点。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互相学习的态度,同时小组内的讨论也可以先一步排除学生答案的明显错误,使得展示的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对学案完成优秀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其他同学学习。
  最后的自主建构或列举表格,或列举流程图,让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完成,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每节课的思维导图保存到期末,就是完整的复习资料。
  综上,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管理学生的思维体系,开发学生的思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三、 历史学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上文陈述了学案的三个作用和规范,但是学案目前的使用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将其归纳总结,问题有三:
  第一点,学案模式的随意化。因为学案是时间出现比较短的载体,教师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就导致了不同教师制作的学案。比如部分教师以教案为基础改成的学案。教案是对教师上课内容的补充和反思,其应对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的要求不一致,直接应用到课堂上,学生会无所适从,无疑是不能满足教师课堂需要的。还有一种教师将学案全面讲义化。学案上材料、图片、文字等内容过多,且大多数为知识点的堆砌,缺乏学生思考的内容。如此极容易引起学生的错觉,将学案当作本课的讲义来使用。还有教师把学案设计得过于简单,一张学案上只有短短几行字,会让学生误以为学案仅仅是课堂的一个摆设。笔者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主张将学案固定化,有统一的规划,相反我主张的是“百家争鸣”,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做出不同的学案,但是在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随意,要紧抓学案的基本规范和思考学案对课程的作用。


华北人民政府的历史贡献
日本不动产侵夺罪之历史沿革
明治时期日本教育法制变革的历史考察
常熟市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土耳其与欧洲一体化关系的文化历史解读
中学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于绥化市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历史建筑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云南陆军讲武堂对中国及世界革命的历史贡献
穿越历史看朝贡体系与缅甸
中学图书馆未成年用户教育研究
浅谈历史文化人文意识在日语人才培养中的塑造
浅谈激发农村中学“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浅析中学德育教育问题
开启中学生数学思维之门

主管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吉林省新闻出版局舆林报刊发展中心

CN:22-1381/G4 ISSN:1673-8918 考试周刊杂志社

校园英语 好家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