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从其阅读能力的强弱就可以看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如果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越强,就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越强,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越高。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具备足够强的理解能力,才能够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能否感受到文本当中的美感和道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学生的感知能力足够强,那么学生才能够更快地抓住文本核心,在自身的语言表达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提升。也就是说,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势在必行的。能力培养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文章将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着手,,探讨培养的方案。希望能够从小学阶段抓起,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做好充足准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一、 引言
要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下文章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措施。
二、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現状分析
(一)小学高低年级之间的教学存在差异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不同的,这两者之间的教学重点也存在差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会更加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夯实,会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学生的生字积累、课文背诵等方面。而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语文教师总是认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会跟随小学生年龄增长以及后期的语文学习而进步,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时期,只需要为学生打牢语文学科基础即可。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除了课本当中的一些阅读篇目,会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之外,对于小学生在练习当中所遇到的语文阅读题,很少会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相反,语文教师会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上,因为教师认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语文学科教学,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部分教师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当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比较困难
对于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连独立通篇朗读语文阅读篇目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深入剖析语文阅读篇目的内涵,分析其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了。小学生的个人能力,是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因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能够读懂一篇文章,然后才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篇目当中的文学之美。但是如果学生连独立阅读文章都做不到,那么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又将从何展开呢?小学生的个人能力,一直是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障碍。
(三)学生对教师的心理依赖较强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总是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教师让自己写生字就写生字,让自己背课文就背课文,一旦脱离了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很多小学生甚至都无法进行独立学习,按时完成最基本的家庭作业也比较困难。这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对教师开展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形成了阻碍。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具备独立阅读的意识,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独立阅读意识都没有,一遇到阅读题目就只会空着不做,等待语文教师为自己讲解,那么对于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是毫无帮助的。由上可见,要想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一步降低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那么改变小学生这种错误心理是势在必行的。
三、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早期的阅读启蒙
在一个班级当中,虽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独立自主性,但是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这些,当教师讲到一些阅读理解篇目的时候,这部分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他们还能够大概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笔者认为,这与小学生从小接受到的阅读启蒙有非常大的联系。一部分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在学生步入学校开始正式的语文学科学习时,就已经在家庭当中开展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活动。比如,一部分家长会在学生每晚入睡前为学生讲睡前故事、陪伴学生阅读一些配图书籍、和学生一起观看一些教育主题的动画片等。经受过这种早期启蒙的学生,理解能力往往更强。所以在进入正式的语文学科学习时,很容易接受语文教师所讲的内容,在遇到一些语文阅读理解篇目的时候,不仅能够独立阅读,而且还能够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可是,另一部分学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可能不太注重学生的教育问题,疏忽了学生的早期启蒙教育。所以这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远远低于同龄人,在遇到语文阅读篇目的时候,没有办法通过独立的阅读初步掌握文章的内涵。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
前文当中已经提到,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会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为首要目标;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教师会把目标转移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上。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需要摒弃这种固定思维,应该以培养能力为主。其实不管学生处在哪一个年龄阶段,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因为学生在遇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要读懂文章当中的所有汉字,而且还要能够理解由这些汉字构成的句子,我们才能说学生是在进行语文学习,而不是在进行汉字学习。所以说,部分语文教师将汉字学习和语文阅读学习相剥离的这种错误思想,偏离了要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向。这种思想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是非常普遍的,并且有很多小学生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影响之下,语文阅读的启蒙时期往往到高年级才开始,因此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