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 厚积薄发
发布时间:2021-01-28 16:01 来源:考试周刊杂志 点击:
摘 要:新课改中明确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尤其要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只有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才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提高数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数学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为学生学习高阶数学打下基础。文章就问题意识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同时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重要性;现状;策略
一、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题海训练,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导致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探究精神。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要求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继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本内容,不断的优化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积极地开展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 问题意识的基本阐述
问题意识即是个体对于某件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想法、判断、质疑,这属于一种心理性的状态。具体是指在某个情境下个体的认知,体验以及行为,其包含个体的一种批判性、独立性、创新性的精神。同时个体的问题意识又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个体的性别,能力等各方面。想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则需要不断的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批判精神、求新性以及主动性等等。而在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意识通常可以界定为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时,面对不明确的问题情境,学生能够保持主动探索疑惑的一种心态,同时利用自身的能力去解决疑惑。
三、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一门功课。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起兴趣,也被数学存在的抽象性知识所阻碍。因此数学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如教师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产生一种思考,继而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几乎以教师传递知识为主,学生被动的去接受。很多知识只是教师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未真正的融入脑海中。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必然会影响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内化,在融入问题意识之后,就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并解决,进而促进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高阶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学习数学这门课程不仅是教会学生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一系列的核心素养,比如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想象能力、数学思维等等。在小学数学中融入问题培养的意识则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项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对数学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逐步培养小学生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同时落实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学习氛围紧张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当下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已经有了一种学习方面的压力。包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给学生灌输成绩的思想,似乎成绩就是衡量学生数学成果的唯一方式。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也导致数学课堂学习的氛围较为紧张。通常教师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在课堂下很少有学生敢主动的去表达。加之数学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缺乏层次性以及启发性,最终也导致一个问题的抛出全班鸦雀无声。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整个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教学模式单一
小学阶段,每一个教师都会有教学任务,在固定的时间内需要将这些教學任务完成,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最后测验的成绩。这也使得数学教师将每节课的任务都安排的特别紧凑,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基础知识,再进行题海训练,以确保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而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学生就像一个机器,每天在不断的练习,在短时间内或许可以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但是并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探究精神。一旦遇到高层次的数学,成绩便会一落千丈。
(三)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新课改提出之后,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但是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真正教学时并未践行这一点,仍然采用固有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虽然优化了传统的课堂,但是仍然并未突出学生在整个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也难以有发表自身疑问的空间,这必然会影响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五、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构建民主、和谐课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之所以无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和课堂的气氛过于紧张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较为严肃,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相反教师如果能够构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在课堂中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恐惧心理则会逐步消失,也敢于在课堂中主动提问。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中多采用鼓励式的语气,在课后也要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点,帮助学生释疑。教师需要和学生之间保持朋友般的关系,不断的鼓励学生在课堂发问,才能够逐步养成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