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探究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数学知识形象化,创设较好学习情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常见的问题、存在的优势,对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及多媒体运用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相应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多媒体
初中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很多学生“老大难”的学科。因为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逻辑性,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思维模式构建上存在困难,由此导致数学学习费力,效果不佳。笔者针对此情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和影像,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壁垒”,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 初中数学课堂多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具体运用,确实给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授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使得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感受更为直观,对知识点有更好的掌握,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好。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根据笔者观察,多媒体在初中课堂的具体应用中存在如下具体问题,对教学存在一定的影响。
(一)对多媒体过分依赖,缺乏正确认识
因数学本身属于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学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教学课堂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方面,不少教师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一下到底”,对多媒体过分依赖,整堂课都是在用多媒体可见来展示、讲解知识,忽略了板书的作用。缺少对知识点的及时归纳和总结,学生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对教师而言,有“托管”的嫌疑,学生与教师之间得不到有效沟通。特别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如果多媒体的运用过多过滥,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学习。
(二)对多媒体照搬照抄,缺乏创新意识
有的数学教师思想因循守旧,教学模式陈旧,教师即便使用多媒体课件,因为缺少创新,对多媒体课件的“研发”能力略显不足。多媒体课件往往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照搬,进行简单的剪辑拼凑,就可以在课堂上运用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课件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满足现代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有的课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范围,选择了看起来华丽、有趣的素材,但知识点的分布“密度”却不够,形式大于内容。这样的多媒体课件都将严重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的优势
在认识到多媒体课件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存在的常见误区后,我们还有充分认识到多媒体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的优势,便于将多媒体课件科学、高效地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一)在线学习,优势独特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合多家长处,信息海量,在线就可以实现学习,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具有独特优势。多媒体教学的这一特点,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有光盘、软件和各种针对学科的教学影音资料,还包括了一些网络资源。这样就使得初中数学,或者更贴切地说初中数学学习,能够实现在线、重复、交互的学习需要,这一点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实现的。媒体应用的工具越丰富,对学生的学习越有帮助,而且通过“停课不停学”的近期实践,也验证了未来教学的趋势,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值得钻研和有效运用。
同时,因多媒体课件本身附带保存、“回放”功能,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数学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完成当堂的教学目标,往往按照教案分配教学时间,很可能出现重点、难点讲解过快,出现好学生“没吃饱”,相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又“没吃好”的情况。而多媒体本身的保存、反复观看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教师可以将课件拷贝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及时复习、查找不足。
(二)突破难点,形象直观
抽象性、逻辑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这也是造成学生感觉数学难学的主要原因。多媒体技术能做到化抽象为形象,体现出的教学内容也更具有逻辑性。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上来,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突破重点难点,形象直观地呈现数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显露无遗:轻松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精准秒点,立体呈现。过程很清楚,学生看得很直观,效果当然要比教师在黑板上手工画图像来得更进准,而且还节约了课堂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突破被几何“支配”的心理障碍,也是有極大的帮助的。
三、 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因材施教
初针对中生生理、心理特点,特别是因其处在青春期、有效注意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因材施教。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因图画或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就创设了一个学习的“场”。对学生而言,图画或动画就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情境,由此避免了数学教学的“填鸭式”操作,数学知识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学习氛围轻松愉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重点,注意反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其目的最终还是要指向:数学知识重点、难点的突破,多媒体技术一定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所服务的。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把握重难点。例如,动态几何问题,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的试卷的“常客”。那么在讲授几何图形动点问题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数学的动静结合之美,实现几何动点问题的动点,在多媒体创设的动态的画面中呈现,直观性较强。多媒体运用,虽然直观,但可能还会有部分学生走神或者不明白,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注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后续的数学教学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