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掌柜形象之我见
作者:考试周刊 字数:4000 点击:
作者:费莺莺 来源:考试周刊 2019年72期
摘 要: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酒店掌柜更是社会群生像中的一个精妙存在。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解读掌柜这一形象:
一,在人物的行为对比中显示其性格;二,在人物的正面刻画中丰富其形象;三,在情节的发展进程中体现其作用;四,在作者的主观意图中探究其意义。通过这四方面的剖析,还原掌柜在小说《孔乙己》中的作用与地位。
关键词:掌柜;孔乙己;性格;情节;环境
《孔乙己》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要紧人物——咸亨酒店掌柜,此人在文中虽着墨不多,可点到之处却必定是字字精准,如同瘦金体般,每一笔都凿去了那多余拖沓的成分,留下最真最精最妙的骨骼。
一、 在人物的行为对比中显示其性格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作者就介绍了人物活动的场所——咸亨酒店,勾勒了一贫一富两类主顾喝酒的不同肖像;同时也从侧面间接地显示了掌柜的性格。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这段文字交代了“我”在咸亨酒店打工时陷入了职业的尴尬境地:模样太傻,侍候不了长衫主顾;脑笨手拙,不能在短衣主顾的监督之下酒中羼水。幸而介绍人情面大,便专职温酒了。从中可以看出掌柜对待店中两类主顾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长衫主顾,唯恐侍候不周;对待短衣主顾,则能欺则欺,分明是个唯利是图的奸商。这种奸诈狡猾是其爱富嫌贫媚上欺下奸猾势利性格的写照。当然,此段文字可以看做是作者对鲁镇——当时社会缩影的一笔勾勒,不仅为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空间,也为主人公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埋下了伏笔。
二、 在人物的正面刻画中丰富其形象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对掌柜这一人物的刻画具体而不失个性,传神而不漏痕迹。
(一) 从掌柜的经典台词说起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均是出现于孔乙己被打折腿之后,是个高频句,透露出耐人寻味的深意。
第一次:中秋前两三天结账时。
掌柜在结账时因十九个钱的欠款而“忽然”提起了孔乙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十九个钱的欠款,掌柜恐怕也未必会想到孔乙己此人,长期的无视与取笑使得孔乙己在其心中无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孔乙己到店,无非是被大家一起取笑,给穷极无聊的生活增加些笑料;孔乙己不来,于人们也无妨碍,谁也不会去正视他、关注他,正如文中所写:“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掌柜此时面对着粉板上孔乙己的欠款,这才恍然大悟似的判定孔乙己许久没来了,“忽然”两字的使用有两层含义:从时间上讲,孔乙己已经许久没有被人提及了,这会子掌柜的提及倒是让人意想不到;从空间上讲,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应是沉寂而缓慢的情境,而掌柜的话语无异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枚石子,响亮异常,打破了时空上的停滞,让人猝不及防。基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殊性,这十九个钱的欠款就显得更加突兀,它凸显了一个精明又冷酷的掌柜看待孔乙己的全部意义。
第二次:当孔乙己断腿后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
此刻的孔乙己身心俱残,双重的摧残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脸上腿上手上衣着上……而掌柜却依然敬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竟忙不迭地当面问起欠款的事来。他大概担心的是孔乙己如今这般模样处境,,这十九文钱该如何了结,怕是没了着落,要是再来赊账可就不能通融了。这分明是对孔乙己“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的怀疑与提醒。况且名字记在粉板上的时间业已超过了一个月(衣服都从衫换到袄了)怎能不让人时时警醒呢?人与人之间的客套寒暄温情一概没有,赤裸裸的问话不需要任何虚伪的装饰,冷酷的人心直截了当得让人心寒。我想当掌柜在追问孔乙己十九个钱的欠款时,那声线必定是又细又尖的,那语气必定是又散又懒的,那音调必定是又长又拖的,这一声追问必定氤氲在深秋的空气中,寂寥又冷酷,凌厉又干脆,让这秋风更凉了。
第三次:年关结账时。
第四次:次年端午结账时。
旧社会中,中秋、年底和端午都是结账的期限,掌柜每每在结账时提及孔乙己,不过是由于十九个钱这种特殊的媒介催化造成的,十九個钱成了孔乙己被打断腿后一枚新的标签,它维系着孔乙己与咸亨酒店与这个社会的某种联系。或许掌柜还希冀有一天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来咸亨酒店,又能让他取笑一番,并用这种方式来打发他的空虚无聊。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年月终究说着同样的话,在掌柜的心目中孔乙己还不如这十九个钱呢,孔乙己的生死与他何干?自私冷酷已深深地烙在了骨子里,生活中缺失温情是常态,冰冷僵硬的人际关系折射出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十九个钱的情节设置真切又巧妙地丰富了掌柜的形象,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二) 从掌柜的习惯举止分析
1. 算账
“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孔乙己许久未到店里,掌柜从酒客口中探取信息,此处的描写颇为精妙。“哦”表明掌柜知悉了孔乙己长久没来店里的原因;“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么样呢?”连续三次追问,表明掌柜急于探知后情,以满足自己窥探他人的猎奇心理。“谁晓得?许是死了。”一个冷酷又无情的答案,让掌柜顿失兴致。于是乎“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仍然”表明继续先前算账的事情,“慢慢的”体现其账算得仔细慎重,心境自然平和,丝毫不受刚才对话的影响,与上文“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巧妙地呼应,足见掌柜对孔乙己的遭遇无动于衷,为人的冷漠可见一斑。
2. 取笑
如果说耳听为虚,不足以引动掌柜内心的波澜,那么眼见为实,掌柜会被触动吗?请接下去看小说: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
面对惨遭断腿身心受到严重创伤的孔乙己,“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这是在对掌柜的正面刻画中第二次使用“仍然”一词,作者的用意十分明显,即掌柜对待断腿之后的孔乙己和对待平常时候的孔乙己是同一种态度;“笑着”是一贯的取笑神态;“又偷了东西了”则是老生常谈的取笑话题!彼时彼刻,此时此刻,孔乙己自身哪里是同一副光景?掌柜亲眼目睹了孔乙己身上的变故,却依然一如平常,毫无心肺地继续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其人性何在?灵魂的卑劣,思想的冷酷在作者近乎白描式的写作下,在寥寥数语中传神而不漏痕迹地凸显了出来,笔调深沉冷峻。